文档详情

儿科护理学第一章-绪论课件.ppt

发布:2025-04-01约1.69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天使和天使

儿科护理学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儿科护理学的概念

儿科护理学的范围

儿科护理学的特点

儿科护理工作的一般原则

儿科护士的专业角色和素质要求

儿科护理学的发展趋势

概念

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小儿疾病的防治、护理及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专科护理学。

服务对象是从胎儿时期

直至青春期,我国规定的临床服务对象是出生至满14周岁的小儿。

第二节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

儿科护士角色:1.护理计划者

2.护理活动执行者

3.健康教育者

4.健康协调者

5.健康咨询者

6.小儿及其家庭的代言人

7.护理研究者

二、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

1、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念:慎独

2、科学文化素质:新理论、新技术

3、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身体心理素质

第三节儿科护理学的特点和理念

一、儿科护理学范围:

1、临床护理工作;

2、儿童保健工作;

3、儿童及其家庭的健康教育工作。

二、儿科护理学的特点

(一)、儿童机体方面的特点

1、解剖特点头大、重占身体四分之一;呼吸道软骨柔软,腔道狭窄;皮肤表皮角化层薄。。。

图2各年龄小儿呼吸、脉搏(次/分)

年龄

呼吸

脉搏

呼吸:脉搏

新生儿

40~45

120~140

1:3

1岁

30~40

110~130

1:3~4

2~3岁

25~30

100~120

1:3~4

4~7岁

20~25

80~100

1:4

8~14岁

18~20

70~90

1:4

2.生理变化特点

随年龄不同,有着不同的生理、生化

生理变化特点

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但胃肠消化功能弱。

食物既要富有营养,又要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小二需要。

3、免疫特点

免疫功能不全,防疫能力差。

易患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

4、儿童心理社会方面的特点

1、脑功能的不断完善是心理活动的基础;

2、心理发育受家庭、社会和教育的影响;

3、创造良好、轻松的生活环境促进心理

健康发展。

(三)、儿科临床工作特点

1、疾病、病理特点

特点

小儿

成人

先天性、遗传性和感染疾病

多见

少见

病情发展过程

易反复、波动、变化快

急性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

起病急、来势凶缺乏局限能力,易发展为败血症

2、诊治特点

重视年龄因素和临床特点

详细向家长询问病史,严密观察病情

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

3、预后和预防特点

诊治得当,恢复较快,后遗症少;

年幼、病情急重病儿,病情变化急骤;

开展计划免疫,加强体格锻炼。

(四)、儿童及其家庭护理特点

以儿童及其家庭为中心,重视儿童生理心理反应,关注需求,提供促进和保持健康指导、疾病护理、营养及教养咨询和家庭支持等服务。

1、评估难度大

2、观察任务重

3、护理项目多

4、操作要求高

儿科护理理念

1、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

2、尽可能减少创伤

3、对小儿负责和危险管理

儿科护理学的发展趋势

一、儿童发病率与死亡率的变化

死亡率

病种

1980年

1990年

麻疹

144.88

7.59

百日咳

62.82

1.67

白喉

1.00

0.04

脊髓灰质炎

0.76

0.45

二、儿科护理学的发展方向

医学模式:

纯生物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模式

服务重心:

儿童疾病护理转向促进和保持全社会儿童健康

工作领域:

从医院扩展到家庭、社区和学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