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章实验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doc

发布:2017-01-19约字共7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实验设计与评价 综合性实验 第一部分 五年高考题荟萃 2009年高考题.09天津卷3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C.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D.在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Cl2,即可得到较纯净的FeCl3溶液 答案B 解析 A项,乙醇不可以作为萃取剂,错; B项,石蕊变蓝,则肯定为碱性,正确。 C项,若原溶液中含有SO32 -,生成BaSO3,再加入HCl,则与溶液的NO3- 结合,相当于HNO3,则可以氧化BaSO3至BaSO4,沉淀不溶解,故错; D项,加热时,FeCl3会水解,错。 .(09广东理科基础27)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以下处理措施和方法正确的是答案D 解析废酸与碱中和属于化学法,A项错;Cu2+不可能用SO42 -沉降,B项错;活性碳无法吸收苯,C项错;Na2CO3 + Ca(OH)2 CaCO3↓+ 2NaOH,是复分解法,属于化学法,D项正确。 .(09北京卷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通入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产生沉淀 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C.向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溶液,沉淀消失 D.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氨气的速率较慢;再加入少量固体,速率不改变 答案C 4.(09上海卷11)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反应装置如右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不能用水浴加热 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C.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5.09全国卷Ⅱ28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③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在C中观察到得现象是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时在D中观察到得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 D中收集到的物质是_______⑧_______检验该物质的方法和现象是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答案2NH4Cl +Ca(OH)2 CaCl2+2NH3↑+2H2O(或其他合理答案) (2)碱石灰(或CaO) 除去NH3气流中的水汽 (3)黑色粉末部分逐渐变为红色 2NH3+3CaO N2+3H2O+3Cu (4)出现无色液体 氨水 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 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无水硫酸铜变蓝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和有关化学方程式,注意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和试剂的选择。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为氨气和氧化铜,可以判断试管A为制取氨气的装置,因此装入的药品应该为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氨气要使用碱石灰。加热后,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的铜,生成的水和氨气生成氨水留在了D中,而氮气通过排水法进行收集。检验氨气可利用其碱性,检验水可以用无水硫酸铜。 .(09安徽卷28)Fenton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通常是在调节好PH和浓度的废水中加入H2O2,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氧化降解污染物。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探究有关因素对该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设计]控制p-CP的初始浓度相同,恒定实验温度在298K或313K(其余实验条件见下表),设计如下对比试验。 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实验 编号 实验目的 T/K PH c/10-3mol·L-1 H2O2 Fe2+ ① 为以下实验作参考 298 3 6.0 0.30 ② 探究温度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③ 298 10 6.0 0.30 [数据处理]实验测得p-CP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2)请根据右上图实验①曲线,计算降解反应在50~150s内的反应速率: (p-CP)=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