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章 机器的装配工艺.ppt

发布:2017-06-18约1.7万字共9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 * 在单件小批生产中,装配精度要求高而且组成件多时,互换法不能采用,此时多采用修配装配法。 对于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多环尺寸链,各组成环按经济精度加工,选其中某一零件为修配环,并预留修配量,在装配过程中用手工挫、刮、研等方法修去该零件上的多余部分材料,使装配精度满足技术要求,这种方法称为为修配法。补偿环被去除材料的厚度称为补偿量或修配量。 修配法一般采用极值公差公式计算。 优点:能利用较低的制造精度来获得很高的装配精度。 缺点:劳动量大,要求工人技术水平高,不易预定工时,不便组织流水线。 7.3.3 修配装配法 7.3 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 * 修配环一般应满足以下条件: 1)尺量选择结构简单、重量轻、加工面积小、易加工的零件; 2)尽量选择容易独立安装和拆卸的零件; 3)不应为公共环,即该件只与一项装配精度有关,而与其它项装配精度无关。 修配环的选择 修配方法 独件修配法;合并加工修配法;就地加工修配. 7.3.3 修配装配法 7.3 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 * 独件修配法: 选择一个固定零件作修配环; 合并加工修配法: 将两个或多个零件合并进行加工修配; 就地加工修配法: 机器总装时自己加工自己的方法。 7.3.3 修配装配法 7.3 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 * 当采用完全互换法装配时,各组成环的公差分别为T1、 T2、 ……、Tm,则封闭环公差为T0= T1+ T2+……+ Tm。 当采用修配装配法时,将各组成环公差在上述基础上放大为T1、T2、……、Tm,则封闭环公差为T0= T1+ T2+……+ Tm。 显然,T0T0,此时最大修配量为Z0=T0-T0。 采用修配法装配时,解尺寸链的主要问题是:在保证补偿量足够且最小的原则下,计算补偿环的尺寸。 7.3.3 修配装配法 7.3 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 * 调整装配法在原则上与修配法相似,但具体方法不同。在调整法中,各组成环均按经济精度加工,选一调整环加入尺寸链,在装配时通过改变调整件的位置或改变调整环的尺寸来补偿封闭环过大的累积误差以达到装配精度要求。 装配可达较高的精度,效率比修整法高。 分可动调整法、固定调整法、误差抵消调整法三种。 7.3.4 调整装配法 7.3 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 * 1、可动调整法 改变某一零件的位置(移动、旋转或移动旋转同时进行)来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 (a) (b) (c) 轴承挡圈 楔块 7.3.4 调整装配法 7.3 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 * 1、可动调整法 可动调整法实例 特点:调整过程中不需拆装零件,零件精度不高可达较高装配精度,调整方便,应用很广。 缺点:需增加一套调整机构,增加了结构复杂程度。 7.3.4 调整装配法 7.3 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 * 组成环均按加工经济精度制造,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调整件补偿封闭环的累积误差,来达到装配精度要求,这种装配方法,称为固定调整装配方法。 固定调整装配方法适于在大批大量生产中装配那些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机器结构。在产量大、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调整件还可以采用多件拼合的方式组成。这种调整装配方法比较灵活,它在汽车、拖拉机生产中广泛应用。 固定调节法的主要问题是决定作为调节件尺寸间隔及分组问题。 2、固定调整法 7.3.4 调整装配法 7.3 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 * 固定调节法的主要问题是决定作为调节件尺寸间隔及分组问题。 (1)选择一易加工装卸的零件作为调整件。 (2)按加工经济精度确定各组成环公差。除调整件(公差Tk)外,按入体原则确定其它零件的尺寸及公差分布。 (3)计算调整量:F=∑Ti-T0 (4)计算预定调整件尺寸。 (5)确定调整件的各组间的尺寸差S=T0-Tk。 (6)计算调整件组数Z=1+F/S(圆整)。 (7)确定各组调整件尺寸:当Z为奇数时,预定调整件尺寸为中间一组尺寸,其余各组尺寸通过相应增加或减少S获得;当Z为偶数时,则以预定调整件尺寸为对称中心,再根据S确定尺寸。 7.3.4 调整装配法 7.3 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 * 例:车床主轴大齿轮装配简图如右图所示:要求调节垫圈、双联齿轮、隔套及挡圈装在轴上后,齿轮的轴向间隙为 0.05-0.2mm以保证转动灵活且轴向窜动量不大。 各零件的轴向尺寸为:主轴A1=115,隔套A2=8.5,齿轮A3=95,弹性挡圈A4=2.5,垫圈Ak=9。 7.3.4 调整装配法 7.3 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 * 解:建立装配尺寸链如右图。 如果用完全互换法装配,则平均公差 : Tm=T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