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结核性脑膜炎新ppt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脑膜炎;分 类 ;脑膜炎的致病因素; 一.细菌
二.结核
三.病毒:
逆转录病毒(HIV-1、HTLV-1)
肠道病毒 ; 四.非感染:癌瘤形成
神经类内瘤病
脉管炎:原发性CNS
系统性-结节性静脉炎、
淋巴瘤样肉芽肿等
化学性脑膜炎
慢性良性淋巴细胞性脑膜炎
Fabry’s syndrom
系统性红斑狼疮
Vogt-Koyanagi-Harada syndrom ;五.螺旋体:梅毒
Lyme
Manifestation表现
Leptospirosis-钩端螺旋体
六.真菌:隐球菌、念球菌、曲霉菌、
毛霉菌、网状内皮细胞真菌
病、球孢子菌病、芽生菌、
放射菌
; 七.立克次体病
八.原虫病:弓形体、阿米巴、
九.线虫病:旋毛虫
十.虫绦虫
十一.吸虫 ; ; ;?? 病因、发病率 病理生理要点; 结核性脑膜炎为脑膜的一种严重的结核感染,病变主要在软脑膜、蛛网膜、蛛网膜下腔。结核菌经血液循环侵入脑膜。; 结核性脑膜炎是神经系统结核最常见的类型。我国未做出关于流行病学的全国调查。1990年全国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523/10万,死亡率19.3/10万。肺结核发病率高,因而结核性脑膜炎发病率也随之为常见。黑龙江省报告年结核性脑膜炎发病率5.2/10万,儿童结核性脑膜炎9.6/10万,成人结核性脑膜炎2.5/10万;广州6年(1981~1986)均发病率2.0/10。城市1.3/10万,农村2.3/10万。; 结核性脑膜炎发病时,血脑屏障受到破坏,结核菌侵入脑膜,结核菌属分支杆菌,大多数患者由人型结核分支杆菌致病,少部分患者由牛型结核杆菌致病。在阴暗、潮湿、通风不好的室内可存活半年之久。; 结核性脑膜炎的主要病理变化在软脑膜上,伴有轻重程度不一的脑实质炎症或是结核病灶。脑底部蛛网膜下腔内多量白色或淡色的胶样渗出物散布在大脑半球的凸面上,软脑膜上可见多数灰白色或半透明的小结节,由于充血、水肿,脑重量增加,局部脑皮质内组织坏死或干酪化。对长期抗结核治疗又没有痊愈的病例中,脑底部多量渗??物,可累及III、IV、VI颅神经,还有较多的干酪样坏死和肉芽组织。增生的肉芽组织阴塞第四脑室的正中孔和外侧孔,引起脑室扩张和脑室内积水。; 显微镜下蛛网膜下腔内多量炎性渗出物,渗出物主要是单核细胞、纤维素。;诊断要点鉴别诊断要点; 诊断要点 ; 典型的结核性脑炎 分为四期;早期:患者头痛、消瘦、恶心、不 吐,初头痛为间歇性,后期 则为持续性。中期:病后十天左右,低热到高热, 因颅压增高致头痛、呕吐, 呕吐为喷射性,出现轻度的 意识障碍、谵妄、朦胧,可 出现颈有抵抗,克氏征、布 氏征阳性。;晚期:症状加重,神志浅昏迷而进入 昏迷,癫痫发作,去脑强直, 因炎症导致室间孔、导水管梗 阻,脑室扩大,脑疝、高热、 血压下降、潮氏呼吸、呼吸循 环衰竭死亡。慢性期:治疗不彻底,有轻微的头痛, 脑膜刺激症轻微,脑脊液正 常,病程超过一个月。; 目前,随着抗菌素及抗结核药物的应用,结核性脑膜炎死亡率大大降低,因治疗的不规范,便临床症状不典型,肺部胸片结核的原发灶均不能发现结核诊断的根据,给临床确诊造成很大的困难。;结核性脑膜炎分为四型:浆液渗出型:脑膜、颅神经症状不明显,脑脊液白细胞数改变在50~100×10/L之间,糖低,蛋白略高脑底脑膜炎型:有多组颅神经损害,脑膜刺激症明显,可有颅压增高,脑脊液白细胞改变在100~1000×106之间。 ;脑膜脑炎型:除有颅神经受损,明显的颈抵抗,克氏征(+)外,有脑实质受损害症状,如精神症状,轻偏瘫及脑实质受损害的其它症状,此时不易治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