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浙教版信息技术高中必修1新授课 2.2 因特网上信息的浏览与获取 说课稿.docx
全国浙教版信息技术高中必修1新授课2.2因特网上信息的浏览与获取说课稿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全国浙教版信息技术高中必修1新授课2.2因特网上信息的浏览与获取说课稿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全国浙教版信息技术高中必修1第2章第2节“因特网上信息的浏览与获取”。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因特网的基本概念、组成及网络结构;
2.因特网上信息的浏览方法,包括浏览器的基本操作、搜索技巧等;
3.因特网上信息的获取方式,如下载、收藏、复制等;
4.网络信息安全及防范措施,包括病毒防护、隐私保护等;
5.实践操作:使用浏览器搜索和获取信息,并掌握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信息检索与处理能力,提升信息素养;
2.增强学生对网络安全的认识,提高安全防护意识;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思维;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团队协作水平。
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的是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和网络使用经验。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了解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使用方法,对因特网有初步的认识,但缺乏深入的了解。在能力方面,学生的信息检索和处理能力尚需提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提升。
学生在素质方面,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自主学习能力有待加强。行为习惯方面,学生可能存在依赖性强、自觉性不足的问题,这可能会影响他们在网络信息获取过程中的效率和安全性。
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充满兴趣,但可能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重视,更倾向于实践操作。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效果。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讲解因特网信息浏览与获取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个人经验和疑问。
2.设计案例分析活动,让学生通过分析真实案例,了解信息检索策略和网络安全问题。
3.实施项目导向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特定的信息检索任务,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网络视频、PPT演示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互动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大家已经对因特网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那么,如何利用因特网来浏览和获取信息呢?今天我们将学习第2章第2节“因特网上信息的浏览与获取”。请大家翻开课本,我们将一起探索这个话题。
二、讲解因特网基本概念
首先,我要给大家讲解一些关于因特网的基本概念。请大家认真听讲,并随时提出问题。
1.因特网的组成:因特网是由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互联而成的巨大网络。
2.因特网的结构:它由骨干网、区域网和接入网组成。
3.因特网的作用:因特网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让我们能够方便地获取和交流信息。
三、信息浏览方法探究
1.打开浏览器:请同学们打开你们的浏览器,我会演示如何进行基本操作。
2.输入网址: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想要访问的网站地址。
3.浏览网页:点击回车键后,浏览器会打开对应的网页,我们可以浏览网页上的内容。
4.搜索信息:使用浏览器的搜索功能,快速找到我们需要的信息。
此时,我会邀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浏览器的使用,其他同学在座位上跟随操作。
四、信息获取方式学习
现在我们已经能够浏览网页了,那么如何从网页上获取我们所需的信息呢?
1.下载:我们可以将网页上的文件下载到本地计算机上。
2.收藏:将常用的网页添加到浏览器的收藏夹中,方便下次访问。
3.复制:选中网页上的文字或图片,复制并粘贴到其他文档中。
我会通过实例演示这些操作,并请同学们在座位上同步练习。
五、网络安全教育
在浏览和获取信息的过程中,网络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
1.病毒防护:定期更新杀毒软件,防止病毒感染。
2.隐私保护: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3.网络诈骗:识别网络诈骗手段,提高防范意识。
我会结合实际案例讲解这些知识,并提醒同学们在实际操作中注意网络安全。
六、实践操作
现在,请大家尝试使用浏览器搜索和获取一些信息。我会给出一个主题,请大家分组进行搜索,并在规定时间内找到相关信息。
1.分组: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
2.主题:搜索最近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新闻。
3.操作:各小组使用浏览器进行搜索,找到相关信息,并将搜索结果整理成文档。
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解答同学们遇到的问题。
七、总结与反馈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1.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2.因特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