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维设计】高中生物 第五章 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 第一节 细胞增殖名师优质课件 苏教版必修2 .ppt

发布:2019-09-18约7.76千字共6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项目 内容 材料 用具 ①材料的选择是否恰当;②药品的选择是否合理,浓度是否符合要求;③给定的仪器是否符合要求 实验 条件 ①是否需要搅拌、加热;②温度、光照、二氧化碳、酸碱度等条件的控制是否合理 方法 步骤 ①顺序是否合理;②步骤是否完整;③操作是否具体;④是否利用了题目给定的材料用具 验证与探究 ①验证或探究的结果是否可观察;②探究的结果与结论是否是多方面的 [例1]请根据右图回答问题(括号内写标号)。 (1)C、E两个时期的名称分别是 。 (2)RNA和蛋白质合成的时期为, [ ] ,DNA复制的时期为[ ] , 核仁、核膜消失的时期为[ ] ,核仁、 核膜重新形成的时期为[ ] 。 (3)细胞在分裂后,可能出现细胞周期以外的三种生活状态是 。 [思路点拨] [精讲精析]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是连续的、不间断的),分裂间期又包括G1期、S期、 G2期,细胞分裂间期在前,时间长;分裂期在后,时间短;DNA加倍时期为间期,核膜、核仁消失于前期,重建于末期;子细胞可存在继续增殖、暂不增殖及不增殖三种状况。 [答案](1)G2期、中期 (2)A G1期 B S期 D 前期 F 末期 (3)继续增殖、暂不增殖、不增殖 (1)过程: (2)特点: ①上图中细胞周期的起点应为末期结束,终点也是该点。 ②在整个细胞周期中,间期所占的时间远比分裂期长,所以观察有丝分裂实验中,视野内间期的细胞数目多。 ③G1和G2要合成有关蛋白质,故RNA增多,对应RNA的特有碱基U消耗增多,可用“U”追踪RNA合成,而S期完成DNA复制,故该期DNA的特有碱基T消耗增多。可用放射性标记的“T”追踪DNA复制期(S期)。 [例2] 请根据有丝分裂中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和分裂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a~b属于______期,与它对应的分裂图像是______。 (2)b~c表示______期,依次对应的分裂图像是______。 (3)c~d表示______期,与它对应的分裂图像是______,该时期参与活动的细胞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以后表示________期。 (5)从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的变化规律分析,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虚线在坐标图中画出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曲线。 [思路点拨] [精讲精析] 该题考查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图中a~b是DNA复制,b~c表示有丝分裂前、中、后期,c~d表示末期。①是中期,②是前期,③是分裂间期,④是末期,⑤是后期。 [答案] (1)分裂间 ③ (2)前、中、后 ②、①、⑤ (3)末 ④ 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4)下一个细胞周(或间) (5)亲、子代细胞核内DNA含量和染色体数保持不变 (6)如下图 细胞器 细胞类型 作用时期 生理作用 核糖体 动物、植物 整个时期 各种蛋白质的合成 中心体 动物、低等植物 前期 纺锤体的形成 高尔基体 植物 末期 细胞壁的形成 线粒体 动物、植物 整个时期 提供能量 [例3] (2011·江苏高考改编)洋葱(2n=16)为二倍体植物。为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指数(即视野内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的影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洋葱的老根去除,经水培生根后取出。 ②将洋葱分组同时转入质量分数为0.01%、0.1%秋水仙素溶液中,分别培养24 h、36 h、48 h;秋水仙素处理停止后再转入清水中分别培养0 h、12 h、24 h、36 h。 ③剪取根尖,用Carnoy固定液(用3份无水乙醇、1份冰乙酸混匀)固定8 h,然后将根尖浸泡在1 mol/L盐酸溶液中5~8 min。 ④将根尖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漂洗。 ⑤用石炭酸—品红试剂染色。 ⑥制片、镜检;计数、拍照。 实验结果:不同方法处理后的细胞分裂指数(%)如下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