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双小巧手-煮面条》(教案)-二年级上册劳动苏教版.docx
《我有一双小巧手-煮面条》(教案)-二年级上册劳动苏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我有一双小巧手-煮面条》
2.教学年级和班级:二年级上册
3.授课时间:2023年11月10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本节课以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劳动课程《我有一双小巧手-煮面条》为主题,通过教授学生煮面条的基本步骤,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课程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煮面条,提高生活技能。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让学生掌握煮面条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②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③引导学生理解卫生和安全在煮面条过程中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
①煮面条过程中的火候控制,如何让学生掌握合适的火候。
②面条煮熟后如何判断,以及如何正确地将面条捞出。
③在煮面条的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注意安全,避免烫伤等事故的发生。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煮面条的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
2.演示法:教师现场演示煮面条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学习操作技巧。
3.实践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煮面条的实践操作,增强动手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使用PPT展示煮面条的步骤图解,增强学生的视觉记忆。
2.视频播放:播放相关教学视频,让学生更生动地理解煮面条的过程。
3.互动平台:利用教学软件,进行课堂问答和反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详细内容: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如“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生活技能?”,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生活技能——煮面条。你们有没有自己煮过面条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怎样正确地煮面条吧!”
2.新课讲授(用时15分钟)
详细内容:
①教师通过PPT展示煮面条的步骤图解,并逐一向学生讲解每个步骤,包括准备材料、清洗锅具、烧开水、下面条、调味等。
②教师演示煮面条的实际操作过程,边操作边讲解注意事项,如火候控制、如何判断面条是否煮熟等。
③教师强调煮面条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如防止烫伤、正确使用厨房电器等。
3.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详细内容:
①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一套煮面条的工具和材料。
②在教师的指导下,每组学生按照所学步骤尝试煮面条。
③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煮面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用时5分钟)
详细内容:
①教师提出讨论问题:“煮面条时,哪些步骤是最重要的?为什么?”
②学生分小组讨论,每组选代表回答。
③举例回答:一组学生可能会回答“控制火候最重要,因为火候不当会导致面条煮糊或未熟。”另一组学生可能会回答“安全也很重要,因为如果不注意安全,可能会发生烫伤等事故。”
5.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详细内容:教师邀请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包括煮面条的步骤、注意事项和安全要点。教师再次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确保学生掌握了煮面条的基本技能。教师还可以提问:“你们认为学会煮面条对你们有什么帮助?”,引导学生思考生活技能学习的意义。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在完成《我有一双小巧手-煮面条》这一课程的学习后,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显著效果:
1.掌握了煮面条的基本步骤: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从准备材料到煮面条的全过程,包括清洗锅具、烧开水、下面条、调味等步骤,不再依赖成人的帮助。
2.提升了生活自理能力:通过煮面条的实践操作,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提升,这对于他们未来的生活独立具有积极意义。
3.理解了食品安全和卫生知识:学生在煮面条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正确处理食材,如何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这对于培养他们的健康饮食习惯至关重要。
4.增强了安全意识:在煮面条的操作过程中,学生了解了厨房安全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避免烫伤、火灾等安全事故,提高了自身的安全防护能力。
5.培养了观察力和判断力:学生在煮面条时,需要观察水开的状态、面条的软硬程度等,这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有助于他们在生活中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6.提升了合作能力: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学会了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不仅增强了他们的团队意识,也提高了他们的沟通协作能力。
7.增进了对劳动的认识:通过亲自动手煮面条,学生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和辛苦,对劳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劳动精神。
8.激发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验到了学习带来的成就感,激发了他们对生活技能学习的兴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9.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