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测量监理细则范本.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隧道工程
测量监理细则
编 写: .
审 批: .
审批日期:
隧道工程项目监理部
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工程测量监理细则
1.工程概况:
1.1.工程项目名称: 隧道工程
1.2.工程地点:
1.3.工程建设规模:本工程下穿南三环,全长约420米,其中封闭段长度170米,为钢筋混凝箱涵结构,标准段结构净断面形式为(由东向西):8米(行车道)+0.5米(中隔墙)+4米/2米(人行道),南北两侧引坡段为8米宽车行道长度约250米,采用U型槽及挡墙结构。本工程包括主体结构、引坡、排水、消防、电气照明、通风交通等配套专业。
隧道工程
下穿南三环隧道横断面布置为1、暗埋段箱涵,暗埋段箱涵结构主要分为两部分;0+224―0+296.86及0+296.86-0+394段,其中0+224―0+296.86段箱涵总宽11.9米-14.3米(含加宽段),人行道加宽2米,车行道净宽8-10.4米,0+190-0+224段人行道亦设计为暗埋箱涵;0+296.860-0+394段为标准段箱涵,总宽为14.1米,人行道净宽为米,车行道净宽为8米,箱涵结构尺寸为箱涵顶底板厚为80CM,4米净宽人行道外侧箱涵壁厚80CM,2米净宽人行道外侧箱涵壁厚60CM,箱涵人行道与车行道隔墙均为50CM厚,箱涵变形缝16-27米设置一道,缝宽2CM.
二、道路工程:
1、引坡挡墙段路面结构总厚58CM,自上面下布置为:面层为4CM;沥青砼(AC-130C)+6CM中粒式沥青砼(AC-16C),基层采用两层共32CM厚的粉煤灰碎石,底基层采用16CM厚水泥石灰土,箱涵与U型槽段路面结构为4CM沥青砼(AC-13C)+6CM中粒式沥青砼(AC-16)+30-34CM水泥粉煤灰碎石上面层沥青要求采用阻燃性沥青,同时添加0.4%抗车辙剂,以提高路面性能。为减少车行道基层反射裂缝对路面的影响,在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底部铺设一道玻纤网土工格栅。
三、隧道排水
1、在桩号0+270-0+400车行道两侧、桩号0+290-0+390人行道东侧设置边沟,隧道内清洁污水通过纵横坡收集到设置的边沟内,然后通过横向截水沟(0+350处)收集到污水泵站内提升排出,人行道边沟采用D?150 HDPE双壁波纹管与车行道边沟连通(在桩号0+320、0+350、0+370设置)环刚度采用8KN/㎡管道接口采用橡胶圈柔性接口。
二、监理依据:
?1、监理规划。
?2、工程监理合同,业主与承包商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
?3、设计图纸
?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J021-89
5、《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11-93
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89
7、《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
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三、质量检查验收内容与要求:
1、复核整个工程平面控制基点
2、检查水准点闭合差
3、控制点检查(包括直线上的转点、曲线上的交点、直缓、缓取、曲中、曲缓、缓直等控制桩)
4、道路中心线桩恢复
5、中线桩高程测量
6、平面控制网
7、检查各结构部位的高程
四、需要预防的主要质量通病:
1、施工控制网布设不合理,精度不够。
2、基础中心坐标与设计轴线中心坐标可能不重合,容易出错。
3、当结构发生变化时或跨径发生变化的桥墩的墩基础中心坐标与盖梁轴线中心坐标不重合,放养时容易出错。
4、忽视气象的影响,影响测量精度。
5、仪器没有定期检修。
五、质量控制要点及措施:
(一)质量预控要点及其措施
1、组织监理人员对本工程的图纸、资料、合同、标准规范、文件进行学习,深化本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投资”三控制的监理要求。
2、组织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对本工程项目的图纸、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核,要求图纸满足本工程项目的实际使用需要及规范要求,施工组织设计能满足本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要求。
3、要求施工单位呈报其资质、业绩、质保体系(包括专业技术人员上岗证)及质保制度,保证其满足本工程项目的施工需要。
4、要求施工单位呈报测量仪器的出厂合格证、年审记录,保证其使用符合国家计量标准。
5、在测量放样开始前,承包人应提交一份测量放样方案,内容包括: a.测设部位。 b.测设的方法。具体使用的置镜点,后视点的桩位编号。 c.测设计算书。根据测放点位,置镜点,后视点计算出相应的偏角与边长。 d.校核的方法。校核时用的置镜点,后视点桩位编号及相应的计算书。
6、由测量专业工程师对测量方案进行审核。测量方案应满足以下的要求: ①.测量放样所用的所有置镜点,后视点必须是控制网的桩点或符合精度要求的临时测放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