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律公园培训18.1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苏州工业园区劳动争议处理(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顾文斌;提 纲;一、劳动合同法概述;(二)社会各界对劳动合同法评价
多数肯定,也有不少批评
批评意见中,有的是建设性意见,也有的是根本否定(主要是企业界和经济管理学者)
本人观点:劳动合同法是“晚育”、“早产”
2006年3月20日到4月20日期间,草案收集意见191849件,劳动者、内外资企业、政府、工会、
国外在华商会等等均对草案提出意见,美国国会议员及工会代表等均发表了评论意见。草案被反复进行
修改(三次大改),6.24,经过“山西黑砖窑”事件催生,6.29,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过四次审议,最后全
票通过了劳动合同法。(分歧很大,意见又高度统一一致,体现了辨证统一) ;(三)从根本上否定劳动合同法的意见及其理由
一些用人单位和专家学者认为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将导致用工机制僵化。
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劳动合同法将影响劳动者就业。
一些用人单位和专家学者认为劳动合同法将影响经济发展。
一些用人单位和专家学者从根本上否定劳动合同法的原因
认识方面的原因
利益方面的原因
观念方面的原因
法治环境方面的原因
新闻舆论方面的原因;1、关于对用工机制的影响
计划经济时期的“铁饭碗”是一个极端,而劳动合同短期化是另一个极端。
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则是努力实现用人单位自主用工权与劳动者就业稳定权的平衡。
因此,全面、辨证地理解和实施该法,不会导致用工机制僵化。 ;2.关于对用人单位人工成本的影响
(1)制度设计的直接成本。包括:1)经济补偿成本。对用人单位人工成本的实际影响很小。2)试用期工资成本。影响有限。
(2)人力资源管理成本。适当增加这方面的成本是合理、适当的。
(3)纠正以往违法行为的成本。这种所谓成本增加,是对以往违法行为的纠正,是合理、适当的。
(4)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成本。加大违法成本是维护法律权威性的必然要求,是合理、适当的,其对守法用人单位不会造成影响。
(5)潜在的人工成本。潜在的人工成本提高是一个逐步的过程,不会对当期造成大的影响;从长期看,这是符合十七大报告提出的“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求的。 ;3.关于对劳动者就业的影响
(1)近期分析。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前,确实有一些用人单位集中清退本单位部分劳动者。这又可以分为两类:
1)一些用人单位不符合劳动法规定的情形而集中清退劳动者。这是违法行为,各地劳动保障部门应当依法查处。
2)一些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规定,与以往不规范的临时用工、绩效和团队精神不佳的劳动者等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但涉及人数不多。当然从微观层面说,对于因此而失业的劳动者,确实会暂时遭受利益损失,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劳动保障部门和社会其他方面,应当积极促进其再就业
(2)长期分析。劳动合同规范、人工成本上升,既有可能使用人单位减少用工数量,也有可能由于劳动者素质和归属感、责任感提高,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进而使用人单位增加用工数量。劳动合同法对就业到底会造成什么影响,需要一段时期的观察和分析。
从目前看,没有数据表明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对劳动者就业总量造成不利影响。;4.关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目前,一些地方确实有一些企业解散或迁移到国内其他地区或其他国家。企业解散或迁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目前看,没有数据表明以上企业解散或迁移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概述;(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立法宗旨
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
(既要公正,又要及时)
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作为法律救济途径,平等保护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同时,针对实际情况,对劳动者有所倾斜)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是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重要途径);(三)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处理体制(程序)不完善,解决劳动争议耗时长
2.调解和仲裁力量不足
3.申请仲裁时效期间过短
4.对仲裁机构缺乏监督
5.经费不足,仲裁收费给一些劳动者造成经济负担;(四)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解决存在问题的主要思路
1.针对处理体制(程序)不完善,解决劳动争议耗时长的问题
(1)强化劳动争议协商解决、调解解决
1)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在强调调解原则的同时,强化劳动争议调解程序
(2)实行有条件的“一裁终局”
规定下列劳动争议仲裁案件,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1)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