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呼吸功能不全pblPPT.pptx

发布:2018-01-24约2.49千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肺功能不全PBL 14临本4班 第三组 组长:王倩 组员:王水良,王太庆,王哲樽,文兴俊,吴方乾,吴海欢,吴特香,谢浩然,邢彩苗,邢维奇,许环石 汇报人:文兴俊 目 录 概念 1 疾病发生发展 2 病理过程 3 1 概念 心悸 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 桶状胸 胸廓前后径增加有时与左右径几乎相等,呈圆桶状,肋骨斜度变小,其与脊柱夹角常大于45°,肋间隙增宽饱满,腹上角增大,为桶状胸。见于严重肺气肿患者,亦可见于老年人或矮胖体型者。 窦性心律 窦房结每发生1次冲动,心脏就跳动1次,在医学上称为“窦性心律”。所以,心脏正常的跳动就应该是窦性心律。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是一种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的统称,主要指具有不可逆性气道阻塞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两种疾病。 2 疾病发生发展 吸烟 气短 慢性支气管炎 咳嗽 咳痰 诱因 阻塞性肺气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右心肥大 肺动脉高压 心悸 颈静脉怒张 双下肢水肿 桶状胸 呼吸衰竭 酸中毒 心衰 心输出量↓ 尿少 杆菌感染 加重 肺源性心脏病 3 病理过程分析 慢性支气管炎 病理过程 慢性支气管炎的最常见的并发症阻塞性肺气肿 1、腺体增生肥大分泌功能亢进,痰量增多。 2、粘膜上皮细胞的变化,由于炎症反复 发作,引起上皮局灶性坏死和鳞状上皮化 生,纤毛上皮细胞有不等程度损坏,纤毛 变短,参差不齐或稀疏脱落。  3、支气管壁的改变 支气管壁有各种炎性细胞浸润、充血、水肿和纤维增生。支气管粘膜发生溃疡,肉芽组织增生,严重者支气管平滑肌和弹性纤维也遭破坏以致机化,引起管腔狭窄。少数可见支气管的软骨萎缩变性,部分被结缔组织所取代。管腔内可发现粘液栓。因粘膜肿胀或粘液潴留而阻塞,局部管壁易塌陷、扭曲变形或扩张。   吸烟对慢性支气管炎的影响 吸烟能使支气管上皮纤毛变短,不规则,纤毛运动发生障碍,降低局部抵抗力,削弱肺泡吞噬细胞的吞噬、灭菌作用,又能引起支气管痉挛,增加气道阻力。 阻塞性肺气肿发展 阻塞性肺气肿的演变: 由于患者有过30余年的烟史,长期吸烟会抑制支气管粘膜纤毛活动,反射性引起支气管痉挛,减弱肺泡巨噬细胞的作用。其影响容易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症。同时由于长期的支气管炎症,其反复感染又可引起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腺体增生、肥大,分泌功能亢进,管壁增厚狭窄,进而引起气道阻塞。最后气体很难排出去,就使得肺部的系终末细支气管远端部分(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膨胀,并伴有气腔壁的破坏,就形成了阻塞性肺气肿。 阻塞性肺气肿在功能代偿期间虽有肺动脉高压及右心肥大,但无心力衰竭表现,若进一步加重会并发肺心病,诱发心力衰竭。 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之间的关系 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所引起的气道堵塞即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 慢性支气管炎 阻塞性肺气肿 肺心病 气短与天气关系 气候: 寒冷常为慢性支气管炎发作的重要原因和诱因,慢性支气管炎发病及急性加重常见于冬天寒冷季节,尤其是在气候突然变化时寒冷空气刺激呼吸道,除減弱上呼吸道粘膜的防御功能外,,还能通过反射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粘膜血液循环障碍和分泌物排出困难等,有利于继发感染。 所以,患者气短多于天气变化后诱发。 气短原因 1、肺气肿的气短。常因各种阻塞性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疾病使肺泡扩大、弹性减退、肺功能受损而引起通气障碍。特点是缓慢起病,稍稍活动就气短,常伴有咳嗽无力,痰咳不出等症状。 2、左心衰竭时有气短。多在各类心脏病或过快输液时发生气短。特点是不能平卧,坐起来时气短便稍稍减轻,严重时伴有哮喘和咯粉红色泡沫样痰。 3、冠心病也有气短。常是不典型心绞痛的一种表现形式。特点是气短来去匆匆 4、心理性气短、自发性气胸、肥胖者会气短。这是一种负荷性气短肺部肿瘤、 气短与肺部疾病的关系 1.肺通气功能障碍 (1)限制性通气不足 呼吸肌活动障碍、胸廓顺应性降低、肺顺应性降低、胸腔积液和气胸。 在肺顺应性降低所致限制性通气障碍时,因牵张感受器或肺毛细血管旁感受器受刺激而反射性引起呼吸运动变浅变快(气短)。在呼吸衰竭时,若长时间运动,使呼吸肌耗氧增加,加上血氧供应不足,可能导致呼吸肌疲劳,使呼吸肌收缩力减弱,呼吸变浅变快(气短)。 (2)阻塞性通气不足--气道狭窄或阻塞 2.肺换气功能障碍 (1)弥撒障碍 肺泡膜面积减少、肺泡膜异常增厚、弥撒时间缩短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