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学实验.呼吸功能不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WORD 格式 整理
学习 参考 资料 分享
呼吸功能不全
实验目的
1、通过造成动物窒息、气胸以及肺水肿,进行复制通气功能障碍、气体弥散障碍以及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所引起的Ⅰ型和Ⅱ型呼吸功能不全模型
2、借助于血气指标分析判断窒息、气胸以及肺水肿所引起的呼吸功能不全的类型,分析呼吸功能不全的发生机制
3、结合血气指标进行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判断
实验方法
1、取家兔一只,称重1.900kg,雄。用20%乌拉坦11ml耳缘静脉进行麻醉,固定于手术台上。
2、进行颈动脉插管、气管插管,分别连接三通管以及呼吸流量换能器,并且连接RM624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进行血压以及呼吸监测。
3、模型的复制
复制阻塞性通气障碍
通过利用弹簧夹调节Y型气管插管上端橡皮管,进行通气流量的调节,观察信号采集系统的波形变化,是通气量约为原来的1/3。同时观察呼吸波形、唇色以及血压等,维持3min,结束后取血进行血气分析。打开弹簧夹,使呼吸、血压恢复正常,并且稳定。
复制限制性通气障碍
采用16号钝头针头于家兔右胸4、5肋间插入胸腔,注射空气100ml,造成严重气胸,观察呼吸、血压的变化,等待8min取血进行血气分析,随后将100ml空气吸走,于穿孔处贴上胶布。
等待呼吸、血压等恢复正常,进行下一步实验。
复制肺水肿
先后自耳缘静脉、采用1ml的注射器注射油酸2 ml、4ml,观察呼吸、血压波形变化,并且进行血气分析。
4、最后将家兔注射空气处死,解剖取出肺,进行观察肺的变化,进行称重肺12.36kg。
实验结果
家兔呼吸与血压变化分析
图一、手术结束时的呼吸与血压
图二、阻塞性通气障碍时的呼吸与血压
图三、胸膜腔注射50ml气体后气胸模型的呼吸与血压
图四、胸膜腔注射100ml气体后气胸模型的呼吸与血压
图五、注射油酸后的呼吸及血压
表一、各情况下的呼吸指标
平均吸气谷流量
最大呼气峰流量
最小吸气谷流量
呼吸频率
平均呼吸深度
通气量
呼吸时比
每分通气量
(ml/s)
(ml/s)
(ml/s)
(次/分)
(ml/s)
(ml)
(倍)
ml
手术结束
-10.63
10.94
-10.85
30
21.21
11.2357
1.507
332.3822
阻塞性通气障碍
-6.12
2.25
-6.35
35
8.29
9.0223
1.553
318.8083
50ml气胸
-10.31
10.26
-11.33
64
19.75
10.8412
49.629
689.4263
100ml气胸
-6.16
4.1
-7.91
51
8.57
4.3714
1.293
221.4695
油酸
-30.8
28.43
-34.29
206
56.93
5.9146
12.361
1221.3376
图六、平均呼吸深度对比
图七、呼吸频率对比
图八、每分钟通气量对比
表二、各情况下的血压指标
mSP
mDP
mAP
平均脉压差
心率
周期
(mmHg)
(mmHg)
(mmHg)
(mmHg)
(次/分)
(ms)
手术结束
109.93
86.83
94.53
23.11
253
236.875
阻塞性通气障碍
106.59
83.96
91.5
22.64
277
216.458
50ml气胸
106.21
84.34
91.63
21.87
296
202.812
100ml气胸
124.82
102.16
109.71
22.66
119
502.25
油酸
86.44
68.95
74.78
17.49
241
248.672
图九、mAP对比
图十、平均脉压差对比
图十一、心率对比
血气分析
表三、血气分析结果
项目
阻塞性通气
气胸100ml
油酸
正常值
Na
138mmol/L
134mmol/L
137mmol/L
130-140
K
3.0mmol/L
3.2mmol/L
2.9mmol/L
3.5-5.5
TCO2
19mmol/L
17mmol/L
16mmol/L
iCa
1.44mmol/L
1.06mmol/L
1.62mmol/L
1~10
Hct(血细胞比容)
33%PCV
28%PCV
32%PCV
Hb
11.2g/ml
9.5g/ml
10.9g/ml
At(凝血酶原活动度)37c
37c
37c
PH
7.318↓
7.296↓
7.329↓
7.35-7.45
PCO2
34.9mmHg
33.7mmHg
28.4mmHg↓
33-46
PO2
72mmHg↓
37mmHg↓
82mmHg↓
100
HCO3
17.9mmol/L↓
16.4mmol/L↓
14.9mmol/L↓
22-27
BEecf
(-8)mmol/L↓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