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参考》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_必修2同课异构课件:1.1_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再见 * * 24、26、25、20完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问题探讨 人们曾经认为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和,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就像把一瓶蓝墨水和一瓶红墨水倒在一起,混和液是另外一种颜色,再也无法分出蓝色和红色。这种观点也称作融合遗传。 问题探讨 如果“融合遗传”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可以用它来解释身高的遗传吗? 高 + 矮 = 不高不矮 如果不是正确的,那生物遗传的规律又是什么呢? 直到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才揭开了遗传的奥秘。 1822年,孟德尔出生在奥地利的一个农民家庭里,父亲和母亲都是园艺师。孟德尔受到父母的熏陶,从小很喜爱植物。孟德尔21岁做了修道士,他利用修道院的一小块地, 种植了豌豆、山柳菊、玉米等多种植物,进行杂交实验,潜心研究了8年。其中豌豆的杂交实验非常成功,孟德尔通过分析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因此,孟德尔被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是遗传学的奠基人。 豌 豆 1、豌豆是自花传粉,且是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2、豌豆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一、为什么用豌豆做实验容易取得成功? 人工异花传粉示意图 1、去雄 2、套袋 3、扫粉 4、授粉 5、套袋 小游戏:请大家把双手伸出来,五指分开,然后双手自然交叉,握紧,和四周的同学比较一下,看看你们的握手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有的人双手交叉是右手拇指在上,少数人是左手拇指在上 分析:其实双手交叉拇指的位置是人的一种性状,也就是区别于他人的一种特征。 概念: 性状----生物体在一生中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一种生物:豌豆 同一种性状:茎的高度 不同表现类型:高茎1.5~2.0米,矮茎0.3米左右。 图1耳垂的位置 1、有耳垂 2、无耳垂 图2 卷 舌 1、有卷舌 2、无卷舌 图3前额中央发际有一三角形突出称美人尖 1、有美人尖 2、无美人尖 图4 拇指竖起时弯曲情形 1、挺直 2、拇指向指背面弯曲 图5上眼脸有无褶皱 1、双眼皮 2、单眼皮 图6 食指长短 1、食指比无名指长 2、食指比无名指短 图 7 脸颊有无酒窝 1、有酒窝 2、无酒窝 图8 双手手指嵌合 1、右手拇指在上 2、左手拇指在上 豌豆相对性状 2、兔子毛的长毛和细毛 3、番茄的红果与圆果 练 习 1、 水稻的早熟与晚熟 4、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5、兔的长毛和灰毛 6、兔子的长毛和狗的短毛 7、狗的卷毛和直毛 √ × √ × × × √ 多对相对性状 挑7对 首先对每一对分别研究 常用符号: 1)父本: ♂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母本: ♀ 3)亲本: P 6)杂种后代: F 4)杂交: × 7)杂种子一代: F1 8)杂种子二代: F2 5)自交: ⊙ P × F1 高 F2 高 3 : 1 矮茎 高茎 矮 787 277 × 显性性状:高茎 隐性性状:矮茎 性状分离 子一代 子二代 孟德尔做了豌豆七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并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都得出了惊人相似的结果,即F2代的显性:隐性 = 3:1。 为什么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 为什么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 为什么性状分离比接近于3:1? P F1 F2 配子 X 高茎 矮茎 D d D d Dd 高茎 X Dd 高茎 D d D d 配子 DD Dd Dd dd 高茎 高茎 高茎 矮茎 D d 三、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出现的。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1 : 2 : 1 基因型比 3 : 1 表现型比 高茎 3/4 矮茎 1/4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杂种子一代×隐性纯合子→测定F1的基因型 测交试验: 测交后代 dd Dd 高茎 矮茎 1 : 1 测交结果符合预期设想: 1)证实F1是杂合子; 2)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了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测交结果: 高茎:矮茎 = 30:34 ≈1:1 假说——演绎法 1)提出问题(观察和分析) 2)提出假说(推理和想象) 3)演绎推理 4)检验结论(实验) 5)实验结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