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阅读打写三位一体创新教学探索.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早期阅读的条件 据心理学家的调查,4~5周岁的学龄儿童能听说的词汇量是2500个左右;5~6周岁的学龄儿童能听说的词汇是3500左右 创新阅读教学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创新阅读教学策略 利用课堂内外,引导学生拓展阅读 给儿童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阅读 提供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大量网络阅读材料,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提供阅读指导 要求学生阅读后,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想说的话写一写 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生词时主动提取合适的原有知识; 通过举例帮助他们分析字词的结构; 结合上下文的语境线索对词义进行推测; 阅读前提出一定的任务 或明确要求,有助于提高儿童阅读的质量。 创新阅读教学 Internet环境中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模式 六环节阅读模式 “自读理解、联想建构”阅读模式 创新写作教学 利用电脑和网络,摆脱笔写的束缚,通过打字作文,培养儿童的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 结合课堂中所学的课文内容和课外的阅读及学生在生活中的观察和积累,引导学生不拘形式、自由抒发 开辟网上的习作园地 :给老师留言与老师谈心或写小作文;讲小故事或介绍科学知识 创新写作教学 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语文课程标准--写作》 试验中易出现的问题 机械理解课文学习与拓展学习的关系 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协作学习流于形式 忽视阅读学习的指导 不能很好处理“双基”训练和拓展学习的关系 不能摆脱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 囿于教学设计方案的完整性,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 打写训练滞后 谢谢大家!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可编辑 可编辑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阅读、打写三位一体创新教学探索 张文兰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chenxs@mail.bnu.edu.cn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将识字、阅读、作文教学分离为几个阶段,识字、阅读、作文的不同步,使识字难以联系语言实际,反过来又增加了汉字识记的难度,使识字的效果受到影响; 把精力放在“读准字音、分析字形、讲解字义、默写生字”上,反反复复地练写,通过写来识字、记字 ,繁重的抄写生字作业使学生苦不堪言; 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中,大密度的集中识字教学必然导致大密度的灌输,学生在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下,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难以有效发挥 ; 过分强调标准化考试而窒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过分强调写作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观察力、想象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模式探索 拓展识字: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拓展识字,为扩展阅读奠定基础。 扩展阅读:通过大量扩展阅读,可以使学生掌握字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作用,在阅读中掌握不同字词的灵活用法。 打写训练:打写训练提前。只有学生学会打写,才可能将识字、阅读、写作及信息技术的运用四个方面有机结合在一起。由组词-扩句-说一段话逐渐过渡。 侧重篇章:在字、词、句、篇的教学要求上,重点放在段落篇章上。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培养思维: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识字教学 第一学段(1~2年级) 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第二学段(3~4年级)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创新识字教学策略 认定目标,意义理解,多识少写,尽早阅读 传统识字法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 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 游戏激趣 阅读中伴随识字 创新识字教学 教学中强调直击识字这个目标,不在字的概念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