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桃花心木 9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1.doc

发布:2019-12-05约6.2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桃花心木 9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   3.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了解种树人奇怪的种树方法,自读课第3~7节,说说种树人是怎么浇水的?    板书: 时间不定    浇水量不定   2.对此,你最想了解什么?(为什么不像栽培盆花那样每天定时浇水?)    作者观察到这种现象后感到。    导读,读出奇怪的语气,按作者的想法该怎么浇水泥?    让我们一起推断种树人浇水没有规律的原因。   3.品读,读好反问句。   (1)懒人怎么会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   (2)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引导体会作者百思不得其解的情感。  二、导读种树人的话   看来真是得问问他,究竟为什么这样做。   自读第12节,用自己的话说说种树人这样做的原因。   理解“不确定”(板书)   学生回答后,接读第4,5节部分语句。   小结:种树人是想让树苗在“不确定”中生长。   想象:假如你是一棵桃花心木,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相机映现课文内容所表现的两种情况: 1.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 2.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指导读出脆弱,坚强两种情感。   填空:这样浇水,浇出了树苗的( )(适应能力,顽强精神,克服困难的本领)。   从这里看出,种树人的话是经验之谈。事实有没有证明这一点呢?   导读第15,16节。(他们已经学会了找到水源,拼命扎根。)  三、导读作者的感悟。   自读第14节   作者从桃花心木苗生长的道理联想到了什么?   引导读出作者的感受之深。   由作者的感悟你想到了些什么?   理解“不确定”,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根据学生回答点拨:不确定指环境变化无常,会经受困难或遭遇不幸。)   我之所以感动,是因为从种树人的一番话,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能举例说说受到的启发吗?   (学习方面:如什么都由他人帮助,自己不独立思考,能不能取得好成绩? 生活方面:如家长一切包办代替,学生一切依赖父母,能否成才?)   回读作者的感悟,进一步读出感情。由此你联想到哪些名言警句(如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3.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或历史故事(如电视剧《孝庄秘史》中的豪格和多尔衮的生活遭遇)。   板书安排:               桃花心木            时间不定      桃花心木  浇水量不定 找到水源      (不确定)         拼命扎根                  变化无常 独立自主      做人            不确定   努力生长 附送: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桥梁远景图1教案 冀教版 教材分析 《桥梁远景图》是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科学在我身边》中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茅以升是一位杰出的桥梁专家,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一位充满想象,有着很强创造力的人。本文就是他在对客观实际深刻把握的基础上,对未来桥梁的发展趋势及方向做出大胆想象的科普说明文。文章语言通俗易懂,想象丰富而奇特,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二十二课《桥梁远景图》 二、预习作业 1.读准字音,熟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词圈出来,利用工具书理解“闲庭信步、望洋兴叹、譬如”等词的意思。 2.阅读课后的“资料夹”,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茅以升以及和这篇文章相关的信息,了解当今桥梁的基本知识和将来的桥梁发展趋势。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理解“譬如、轮廓、妨碍、层出不穷、望洋兴叹、闲庭信步”等词语。 2.阅读课后的“资料夹”,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茅以升以及和这篇文章相关的信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当今桥梁的基本知识和将来的桥梁发展趋势。 4.在阅读中培养边读边想像、边读边勾画批注等自能读书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用自主学习——感受想象——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运用读、品、诵的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总分结构的好处,并对未来桥梁的想像进行小练笔的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阅读中使学生结合对未来桥梁的想像进行小练笔的训练,培养其热爱科学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当今桥梁的基本知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