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统计学课件第一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企业经济统计指标体系 (一)企业经济活动条件指标体系 在企业经济活动条件方面,人力条件有各种劳动数量和构成指标,包括技术、文化、性别以及年龄、工龄构成等等。而物力方面的指标就更多了。劳动手段有房屋、建筑物、机械装备、生产力设备和动力设备等指标。在劳动对象方面,有各种原料、材料、能源指标,作为活动条件都只对时点数,即存量和占用量指标。 (二)企业投入指标体系 在企业投入指标方面。如前所说的投入有三要素的投入即劳动力投入、劳动手段投入和劳动对象投入,而且彼此有不同的表现,有不同的投入指标,而且一种投入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反映,并分别构成相应指标体系。如劳动时间指标、劳动报酬指标、劳动生产率指标。 (三)企业产出指标体系 企业产出统计指标方面,有品种、质量和数量三个方面的统计指标体系。 (四)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企业经济效益统计指标体系。对企业经济效益的统计,需要从不同方面进行经济效益统计的考察,从而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第三节 企业统计核算与会计、业务核算 一、企业三大经济核算 企业的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业务核算,合称企业三大经济核算,构成企业经济核算体系。企业三种核算的内容和方法各不相同,但又密切配合,相互补充,从不同侧面担负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核算和监督任务。 (一)企业统计核算 1、企业经济活动条件统计 2、企业投入统计 3、企业产出统计 4、企业经济效益统计 (二)企业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过程及结果,进行连续的记录和计算,并据以编制会计报表的核算。其主要内容包括: 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账户的设置和记账 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 会计报表编制 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对象是资金运动。资金有各种具体的存在形态。包括固定资金与流动资金,其实物形态为厂房、设备、原材料、辅助材料、在制品、半成品和产成品等,都以货币加以表现。 现代会计核算都采用复式记账方法。由于企业经济活动的一切收支,都必然是收支双方同时发生,而且数量相等。 (三)企业业务核算 企业业务核算,又称企业的业务技术核算,是对企业各种经济技术业务活动进行登记和核算,以及时反映各类经济技术业务的状况和变化,使有关人员据以进行领导和管理工作。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主要包括供应、生产(或储存)和销售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特定的业务活动。 1、供应阶段 在供应阶段,企业用货币资金购买原材料,支付原材料的买价和采购费用,同供应单位发生结算关系。 2、生产阶段 在生产阶段,生产资料同劳动力直接结合。劳动者借助于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创造出社会需要的产品。生产过程,既是产品的创造过程,又是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消耗过程。 3、销售阶段 在销售阶段,企业出售产品,取得货款。这个过程,既要发生销售费用,又会取得销售收入。 二、统计核算与会计、业务核算的协调 (一)三大核算的相互关系 在企业核算中,尽管统计核算是重要的,但会计核算占特殊重要的地位。 在企业的业务核算中,为了反映和监督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内容,必须通过会计核算反映企业供应、生产、销售全过程的来龙去脉,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货币方面的归宿。评定企业的经济效果,这在企业是由会计部门来承担的。 统计部门制定的有关统计指标,常常需要会计部门提供材料。企业的业务核算也与会计核算密切相关,因此,会计核算可以说是企业经济核算的中心。 在三大核算中,业务核算是企业经济核算的基础,企业的业务核算侧重于对原始资料的调查、登记、保存和必要的计算。 没有健全的会计业务核算,也就不可能有健全的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 (二)三大核算协调与统一的标志 1、原始记录和原始凭证的协调与统一 2、指标口径的协调与统一 3、分类方法的协调和统一 4、计算过程的协调和统一 * * * 企业经济统计学 课程简介: 企业经济统计学是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分支。是一门研究企业经济活动数量特征与数量关系方法论的科学,企业经济统计学是一个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信息系统的主体。 企业经济统计要为企业经营管理和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信息,是国民经济核算和信息管理的基础。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研究企业经济活动数量关系的统计理论和方法,具备一定的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统计分析,统计预测和决策的能力。 内容构成 一、总论和企业活动条件部分 包括总论和企业经济活动条件、统计基础工作。 二、企业产出部分 包括企业产品产量、企业产值、企业产品品种和产品质量统计部分。(三、四、五章) 三、企业投入部分 包括投入劳动力、原材料、能源、固定资产投入和综合投入部分。(六、七、八章) 四、企业经济效益统计部分 主要是企业经济效益统计,以大中型企业为主线,以实用性为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