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5课 《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ppt

发布:2016-11-27约3.21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危机的发生时间和表现 1929、10、24 表现: 迅速波及所有资义国家,影响了所有的经济部门 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产下降、失业剧增,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3、特点 范围特别广 时间特别长 后果特别严重 4、影响 ①资本主义世界损失严重 ②各国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方式加剧了危机 ③使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④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面临挑战 ⑤法西斯势力在德日等国抬头 3.1929年,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全球,最重要的原因是( ) A. 资本主义在全球占优势 B. 美国是头号大国 C. 世界市场的作用 D. 经济规律在起作用 4.下列词语最能表现1929年经济危机的是( ) A. 动荡 B. 战争 C. 萧条 D. 停滞 5. 下列关于1929年经济危机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影响到所有的资本主义所国家 B. 经济损失达2500亿美元 C.各国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 D. 法西斯主义在各国纷纷上台 6. 1929年大危机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 ) ①提高关税②货币贬值 ③降低关税④发动战争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②④ 课标要求: 1 .了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及其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其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1929年10月24日,华尔街股市崩溃 这一天,成千上万 的美国人失去了他们的积蓄。 这一天,11个金融家自杀。 股票暴跌,银行倒闭。 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262美元下降到22美元。 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从73美元下降到8美元。 “黑色星期四” -----美国经济进入“严冬” 一、经济大危机 1、经济危机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 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基本矛盾 2)主要原因:资本主义固有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3)股票投机过度 4) 导火线: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崩溃 pk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1933年,身患脊髓灰质炎的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赢得竞选,成为美国第32任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迄今为止唯一一位残疾人总统 。在这位身残志坚总统的领导下,美国成功的走出了经济危机的阴影! 第31任总统胡佛 第32任总统罗斯福 学者认为:“罗斯福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拥有一个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的“智囊团”,并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他的智囊团里有大学教授、社会工作者、工人活动家、律师、金融家等,正是这批智囊人物,成为罗斯福决策时的主要思想来源。 情境探究 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5500家,有900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1933年3月3日,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 整顿财政金融 重建人们对银行的信心 若你是这个“智囊团”中的金融学家,为解决这一问题,你会给刚刚上任的新总统什么建议呢? 角色模拟 调整工业生产 防止盲目竞争 实现经济复兴 蓝 鹰 标 志 1933年的一天,有一位市民上街买了一件商品见上面印有这个标志,他不明白这代表什么意思就向你请教。你能简单给他介绍一下吗? 角色模拟 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美分一磅,牛肉五美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美元。 调节农业生产 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农业恢复 1933年《农业调整法》:减少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 罗斯福看望美国农民 若你是“智囊团”中的农业经济专家,为解决这一问题,你会建议刚上任的罗斯福总统采取什么措施? 角色模拟 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 左图反映了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哪一举措? 产生了什么作用? 情境探究 情境四: 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 美国俄亥俄州的人们在排队领取救济食品 ①走出了经济危机的阴影 ②缓和了社会矛盾,避免法西斯化 ④新政标志着资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③新政式的调整后来被一些主要资义国家所借鉴 影响: 3、特点: 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4、实质: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资义的自我调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