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课件-第15课-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ppt

发布:2018-06-06约5.38千字共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产和销售的矛盾是怎样造成的?就要追寻其根本原因了。 自由放任政策其实就是国家不干涉资本家事务,任资本主义自由发展.由于资本家唯利是图,一方面拚命扩大生产,另一方面压低工人工资,导致生产和销售的矛盾加剧,在这一时期不加干涉,当然只会使生产和销售的矛盾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当然无法解决经济危机. 要消除危机就要取得生产和消费的平衡,交换要充分,就必须靠强制才能实现,必须国家管制才行,自由放任主义当然行不通了。 让学生阅读课本,总思考归纳。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政 教学目标: 1、 了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及其影响;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特点、和影响。 2、 通过对大危机爆发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历次危机的形式虽不同,但是其根源都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罗斯福新政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3、 通过引导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改革措施,探讨其对促进社会生产力恢复以及在资本追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1929年10月24日的华尔街。街上的人们像热窝上的蚂蚁。当天有11个金融家自杀了。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手足无措 的普通百姓 无家可归的人 荒芜的农田 求职的失业者 大萧条 故事一 这是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 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 “因为煤太多了。” 故事二 在美国纽约州的一所小学里,有一位教员劝一个小女孩回家吃点东西,可这位小女孩有气无力地回答老师:“不行啊,我们家是轮流吃饭,今天该我妹妹!” 这是发生在美国三十年代初一所小学教室里的一个场景。 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 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55%,而工人工资仅增长2%。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工资的40%到1929年,占美国人口2%的富人的收入相当于美国全部国民收入的3/5。 ——贫富差距扩大,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供过于求。 1928年8月底,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相当于5年前的四倍。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由268美元上升到391美元,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美元上升到258美元。 ——股票投机活动过度,股票暴涨,背离实际价格。造成虚假繁荣 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的泛滥 当时美国的流行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据统计,1924~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那时,农民贷款购买土地、化肥和农用设备;城里人贷款买汽车、收音机、洗衣机;投资者贷款买股票。1926年约有70%的汽车,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的。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生产力高度发展 经济繁荣 危机 工农收入增长缓慢 财富高度集中 股票投机过度 消费水平赶不上生产水平 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 产品过剩;生产难以维持;投资信心下降 大萧条 1、经济危机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 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基本矛盾 2)主要原因:供给与需求、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 3)政策原因:长期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结果 4)直接原因(导火线):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崩溃 2、经济危机的表现: 股市崩溃、银行倒闭   企业破产、产品积压    失业率高、人民困苦 3、经济危机的特点: 范围广:美国--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时间长:1929-1933 破坏性强:工业下降1/3 、贸易减少2/3、失业3000万 (是资本主义世界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联系所学想一下:1929年,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为什么很快波及到全世界? ①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经济波动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②更重要的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后,整个世界变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 阅读下列史料,谈一谈这场经济危机产生了什么影响? 想一想 材料一 1929—1932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55.5% 52.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