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化学》(农林牧渔)教案 第一章 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 第三节物质变化的速度和进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

发布:2017-06-28约4.6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化学》电子教案 课 题 第一章 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 第三节 物质变化的速度和进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表示法。 2.了解温度、浓度、压力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 4.了解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教学重点 温度、浓度、压力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教学难点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演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 新课: 板书:一、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 讲解:在一定条件下,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称做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浓度的单位常用mol/ L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常用mol/(L·min)或mol/(L﹒s)mol/L,经过10min后,它的浓度变成了1.8mol/L,这就是说,该反应物的浓度减少了0.2mol/L,则此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02 mol/(L﹒min)。 板书: 3.影响因素:反应物的本性、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 (1) 浓度的影响 演示实验1-4: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0.1mol/L Na2S2O3(硫代硫酸钠)溶液4mL,在b管中加入0.1mol/L Na2S2O3溶液2mL及H2O 2mL。另取2支试管分别注入0.1mol/L H2SO4溶液4mL,然后分别将H2SO4溶液同时倾入上面盛有Na2S2O3的2支试管中,振荡试管。 现象:浓度较大的a试管首先析出硫而变浑浊。 Na2S2O3 + H2SO4 === Na2SO4 + S↓+ SO2↑+ H2O 总结并板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强调: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压强增大,气体体积缩小,从而单位体积内分子数目增多,可以视为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演示实验:取a、b两支试管,分别加入0.05mol/L Na2S2O3溶液4mL,另取2支试管,分别注入0.1mol/L H2SO4溶液4mL,然后将1支盛有Na2S2O3溶液的试管和1支盛H2SO4溶液的试管组成一组,即4支试管组成两组。将第一组的试管插入冷水中,另一组试管插入60℃左右的热水中,2min后同时分别将两组试管里的溶液混合。 现象:插在热水中的两种溶液混合后首先变浑浊。 讲解:温度对反应速率有显著的影响,且影响比较复杂。多数化学反应随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一般温度每升高10K,反应速率约增大2~4倍。 板书: (2) 温度的影响 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降低温度,可以减小反应速率。 (3) 催化剂的影响 演示实验:取1支试管,加入5 mL1% H2O2(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然后取玻棒1支,用水润湿一端,蘸取少量的MnO2粉末伸入试管中,再观察。 现象:H2O2溶液遇到MnO2后反应剧烈进行,有大量的气体产生;用带有火星的木条试验,可知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MnO2 2H2O2 ==== 2H2O + O2↑ 讲解:多数催化剂是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但催化剂的催化作用是有选择性的,如合成氨工业中,采用铁触媒,加快了氨的合成速率。某种催化剂只能对某些特定的反应有催化作用,而对其他反应则不起作用。生物体内进行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酶的作用下进行的。如淀粉酶能促进淀粉水解,蛋白酶能促进蛋白质水解,脂肪酶能促进分解油脂。酵母片是一种多酶片,消化不良时食用酵母片,可以帮助人们消化食物,解除病痛。 板书:多数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过渡:物质的化学反应有快有慢,有些反应物转化的程度也很低,有些甚至在一定情况下会逆向进行。下面我们来学习化学平衡及影响因素。 板书: 二、化学平衡及影响因素 (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 讲解:有一些化学反应一旦发生就能不断进行,反应物几乎全部转变成生成物,我们认为这些只能向一个方向单向进行的反应是不可逆反应。 举例说明:氯酸钾的分解、火药爆炸、金属锈蚀、岩石风化、石油形成、橡胶老化、人类衰老,这些都是不可逆反应。 板书: 1.不可逆反应:只能向一个方向单向进行的反应。 讲解:大多数化学反应都具有或多或少的可逆性。在同一条件下,反应物能转变成生成物,同时生成物也可以转变成反应物,这些能同时向两个相反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是可逆反应。 板书: 2.可逆反应:能同时向两个相反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讲解:化学方程式中常用“ ”可逆符号代替“ == ”。 举例说明:氮气和氢气化合生成氨气的反应就是可逆反应。 板书: N2 +3H2 2NH3 指出:从左向右的反应为正反应,从右向左的反应称逆反应。 讲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