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大肠杆菌的培养与分离.ppt

发布:2015-09-02约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1. 大肠杆菌的培养与分离 关于大肠杆菌: 革兰氏染色: 代谢类型: 主要分布: 危害: 应用: 2.微生物的培养: 3)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3.细菌的分离: 原理: 不同的细胞具有不同的菌落特征; 有些微生物对抗生素、高盐等具有抗性的特点。 方法: 划线法 选择培养基培养 二、大肠杆菌的培养与分离 实验目的: 1、进行大肠杆菌的扩增,利用液体培养基进行细菌培养操作。 2、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利用固体培养基进行细菌的划线培养。 3、说明大肠杆菌培养的条件和操作要求的原理。 2、灭菌 将50ml培养基用玻棒转移至三角锥瓶中,塞上棉花塞,包上牛皮纸,再放入高压蒸气灭菌锅,在压力为100kPa、温度为121℃,灭菌15~30min。将培养皿用旧报纸包裹,放入干热灭菌箱内,在160~170 ℃下灭菌2h。 将有培养基的三角瓶和培养皿放到超净台上,打开紫外灯和过滤风,待固体培养基冷却到60 ℃,关闭紫外灯。 5.如何操作才可以尽量避免被杂菌污染? 6.在培养后如何判断是否有杂菌污染? 7.实验完成后,接触过细菌的器皿应如何处理? 9、在灼烧接种环之后,为什么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 10、在作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为什么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 菌落——单个或少数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繁殖时,就会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 菌落是鉴定菌种的重要依据。 1、高压蒸气灭菌:100kPa、121 ℃下维持15-30min. 2、灼烧灭菌 3、紫外线灭菌 4、过滤灭菌 5、化学灭菌 灭菌的方法: * 微生物 病毒 细菌 放线菌 真菌 原生生物 原核生物界 原生生物界 真菌界 病毒界 特点:结构简单,形体微小.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有的甚至没有细胞结构. 一、基础知识: 1.微生物的种类: 革兰氏阴性菌 异养兼性厌氧型 肠道 一般无害,少数有害 是基因工程中的主要受体菌之一 1)培养基的营养成分: 2)培养基的种类: 碳源 氮源 水分 无机盐 生长因子 按物理性质分 液体培养基:扩大培养 固体培养基:分离、鉴定、纯化 按功能分 普通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筛选 鉴别培养基:鉴定 含氨卞青霉素的培养基 伊红——美蓝培养基 配制培养基 调整pH 灭菌 倒平板 细菌:中性偏碱 霉菌:中性偏酸 消毒定义: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死大部份致病微生物的过程。 灭菌:以化学剂或物理方法消灭所有微生物,包括所有细菌的繁殖体、芽孢、霉菌及病毒,而达到完全无菌之过程。 1.培养基的配制  2、灭菌 3、分装: 4、利用液体培养基进行大肠杆菌的扩大培养 5、划线分离和培养 6、菌种保存 操作步骤 方法步骤 1、50mlLB培养基的配制 1.称量 用天平称取蛋白胨0.5g 、酵母提取物0.25g、NaCl0.5g、1g琼脂。将称好材料(琼脂除外)放入烧杯。 2.溶化 向上述烧杯中加入蒸馏水50mL,用玻璃棒搅匀后,放到酒精灯上加热。当蛋白胨溶化后,加入琼脂,并继续用微火加热。在琼脂溶化的过程中,要控制火力的大小,并且不断搅拌,以免培养基溢出或烧焦。待琼脂完全溶化后,补加蒸馏水至50mL。 消毒: 用肥皂将双手洗净,擦干,再用 酒精(体积分数为75%)棉球擦拭双手。 注意: 一定要等手上的酒精挥发完毕后,再点燃酒精灯,否则,容易将手烧伤。 3、分装 —— 倒平板 待培养基冷却到50 ℃左右时,在酒精灯附近倒平板。(倒平板操作见课本)2d后观察平板,无杂菌污染才可用来接种 4、划线分离——平板划线法 接种——平板划线法 接种——平板划线法 接种——平板划线法 5、培养 将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入恒温箱内,在37℃下培养12-24h。 若在连线的末端出现不连续的单个菌落,表明菌已被分离 微生物的恒温培养 菌种的保存 1、临时保藏:接种到固体斜面培养基,菌落长成后置于4℃冰箱保存。 2、长期保存:甘油冷冻管藏法 1.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 ℃左右时,才能用来倒平板。你用什么办法来估计培养基的温度? 答: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感觉锥形瓶的温度下降到刚刚不烫手时,就可以进行倒平板了。 2.为什么需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 答:通过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3.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 4.在倒平板的过程中,如果不小心将培养基溅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部位,这个平板还能用来培养微生物吗?为什么? 答: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的培养基表面的湿度也比较高,将平板倒置,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