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中政治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说课稿1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发布:2025-02-25约3.1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中政治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说课稿1新人教版必修1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中政治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说课稿1新人教版必修1

教材分析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中政治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说课稿1新人教版必修1。本课是高中政治必修一中的重点内容,围绕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展开,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及其实现途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和法治意识。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学生能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掌握科学发展的基本理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认识到经济建设中的法律规范和道德要求,为将来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对的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政治学科上处于初步接触阶段,对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有一定的了解,但深度和广度有限。学生在知识层面上,已具备一定的社会常识和道德观念,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特点理解还不够深入。在能力方面,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正在形成,但尚需加强。在素质方面,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有待提高。

行为习惯上,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对政治理论学习的兴趣不足,学习主动性不强的问题,这可能会影响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接受和掌握。此外,由于高中一年级是学生从初中向高中过渡的关键时期,他们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可能还未完全适应高中学习的要求,这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关注和引导。

对课程学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的政治认同感需要通过教学活动得到强化,以激发他们学习政治理论的兴趣;其次,学生需要通过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包括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材《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小康社会建设成就展示、科学发展观解读等,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软件: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展示教学课件,便于学生跟随教学进度。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设置分组讨论区,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准备实验操作台,便于进行实际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我国近年来小康社会建设成就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成就背后,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那么,科学发展观究竟是什么?它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2.提出问题:结合视频内容,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3.学生回答: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5分钟)

-解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概念和核心要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的应用。

2.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10分钟)

-讲解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分析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3.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5分钟)

-讲解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措施。

-强调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课堂练习: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师巡视解答。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练习题中的问题进行讨论,每组推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针对讲授新课的内容,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学生提问: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解答并引导学生思考。

3.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

六、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科学发展观应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