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层公立医院服务营销的模式的探讨.doc

发布:2018-10-10约3.25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层公立医院服务营销的模式的探讨   [摘要]随着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逐渐开放,公立医疗机构将面临来自不同竞争对手多样化、多层次的市场竞争,因此,公立医院必须要建立新的服务营销模式,以应对生存和发展的威胁及挑战。本文以江苏省如东县中医院为例,采用波特五力模型研究该院的市场环境、竞争态势,利用“7Ps”服务营销组合策略,从7个方面着手,探索在新的医疗市场环境条件下,基层公立医院的服务营销方法。   [关键词]基层公立医院;服务营销;营销模式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18.045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8-0074-02   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较大的挑战。目前,很多基层医院缺乏营销意识,或者是已具有自我推销、自我宣传的理念,但缺乏系统的服务营销理论来支撑。本文研究基层公立医院的服务营销管理问题,探索公立医院适应市场化需求的新模式和新路径,对提升医院品牌竞争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1基层公立医院服务营销现状   1.1服务营销意识淡薄   从管理团队的层面来说,有些管理者认为公立医院具有得天独厚的技术、设备和人力资源优势,自然是老百姓就医的最佳选择,无需进行市场营销。从医务人员的层面来说,有些医务人员认为自己凭医疗技术吃饭,服务质量或患者满意度的高低与自己关系不大。   1.2服务营销组织不健全   有些基层公立医院没有设置专职的营销部门,医院高层管理中也没有设立专职分管营销工作的院领导。通常一些民营医院和私立医院会设立专职的营销部门,因而他们的营销工作比公立医院更加专业。   1.3服务营销理念落后   有些基层公立医院对营销理念和服务营销手段的认知,还停留在通过电视、报纸进行广告宣传,不能从患者的需求人手,整合医疗资源,制定针对不同需求受众的个性化服务模式。   1.4服务营销效果不佳   有些基层公立医院有时凭感觉和经验来设计医疗服务项目,不能及时地对市场信息进行敏锐捕捉,不能根据捕捉到的信息进行系统和科学的决策,营销效果自然会受到影响。   2基于波特竞争力模型的如东县中医院竞争环境分析   波特竞争力模型是由哈佛商学院波特(Michael E.Porter)教授提出的。波特认为,企业的获利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Q于企业所在行业的竞争强度,而竞争强度取决于市场上存在的5种基本的竞争力量。本文以如东县中医院为研究对象,以波特的竞争力模型为原理进行竞争环境分析。   2.1行业内的竞争日趋激烈   目前,如东县共有各类医疗机构463个,其中,非营利性医院11个,民营医院3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40个,个体医疗机构166。38个民营医院遍布全县所有的乡镇,均为医保和农保的定点单位;24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遍布全县所有的村,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而在营利性医院中,也有部分是医保或农保的定点单位。可以看出,经过几年的发展,医疗机构的总数持续性增长,而且民营医院和营利性医疗机构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2.2患者的替代选择逐步增多   随着时代的发展、政策的放宽,以及基本医疗知识的普及,患者生病后尤其是一些小毛病,去医院不再是唯一的选择,去零售药店自行购买药物成为更加便捷的选择。目前,如东县共有药房237家,其中,拥有医保定点资格的药店有124家,占全县药店总数的52%左右。零售药店大多数设立在交通便利、人口稠密的商业中心和居民区,有退休医生坐堂问诊、有导购小姐热情服务,甚至提供免费输液服务,且药品价格往往比医院还便宜。流程更便捷、服务更热情、价格更实惠的药店自然会吸引一部分患者。   2.3医养融合的养老模式逐年兴起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医养结合的概念逐渐被人熟知,一些具备医疗功能的养老院纷纷建立。目前,仅如东县城具有医养结合基本概念的养老院就有数十家。尽管规模大小不等、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但这些医养融合的养老院,毫无疑问地会在医疗服务市场上分一杯羹。   2.4供应商市场保护能力日趋增强   尽管目前的药品、器械、耗材等进入医院均需经过招投标程序,但这些供应商,尤其是知名品牌的产品供应商,在产品价格上仍具有较高的话语权。他们通过设置各级别的产品区域代理,区域代理不能跨区域进行投标、申请专利特权等方式,保护他们的市场和议价能力。   2.5就医顾客的比价议价能力稳步提升   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加之互联网和手机客户端的迅猛发展,患者作为消费者对医疗服务质量及规范化的要求也不断提升,而他们对医疗机构比价议价能力的提高,也对医院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基层公立医院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