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3 囚绿记 教案(人教版必修2).doc

发布:2017-02-10约3.2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解题:本文题为“囚绿记”,其具体含义是什么?标题能告诉我们文章的哪些信息? 明确:标题:文体、文章的大概内容。“囚绿记”告诉我们这篇文章属于记叙性的散文; “囚绿”意思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具体体现在文章哪里——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叙述自己在北京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 三、整体把握 1.请学生根据预习,回答:题目中的“囚绿”具体指什么内容? 预案:作者把一株常春藤从破损的圆窗外迁进来,把他囚禁在自己的房间内。 囚绿的内容,体现在文章的那些章节中?(8—12节) 2.那这株常春藤被囚禁前和被囚禁后又与作者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请请快速浏览课文,作出概括。 预案:爱绿(赞绿、赏绿)—囚绿—释绿(放绿)—思绿(念绿、恋绿) 这就构成了本文的感情线索(可让学生找出相对应的章节) 教师的话:原来作者和这株常春藤之间发生了如此曲折的故事,那我们倒要来认识一下这株常春藤,看看它是怎样的一种绿?作者又对它倾注了怎样的情感? 四、感受“绿”之美 1.作者为我们描绘了怎样一种绿呢?被囚之前,绿藤的生长状况如何? 预案:青翠茂盛,枝叶舒展,舞姿婆娑。(可找出原句第4、7节) 2.“囚绿”是爱绿的表现,“囚绿”之前作者的哪些举动反映了他对绿藤的喜爱? 预案:租房时尽管房间低矮狭小,炎热简陋,因为有绿,陆蠡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 “当我在这小房中安顿下来,我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面朝墙壁和小窗。”“我希望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话。” “我快活地坐在窗前。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舞姿。” 3.面对这样的绿色,作者对它倾注了怎样的情感?请阅读课文1—7节,圈划文中具体语句,并赏析你最喜欢的一句。 五、体会囚“绿”之情 1.听了大家的回答,我们发现文中的绿原来这么美,有着丰富的含义,那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呢?请仔细阅读文章8至11节,并结合具体语句来分析原因。 预案: 原因一:作者喜欢绿,因为爱绿心切,所以“囚绿”。他把绿看作是生命、希望和快乐的象征。具体语句有“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等。 原因二:“绿”可以消除作者的孤独与陌生。具体语句有“但我并不感到孤独…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 原因三:出于一种“私念”。具体语句有“让绿色与我更接近…我要借这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2.“囚绿”后,作者为什么又“释绿”? 要求:请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句来分析其原因。 预案:: 原因之一:常春藤渴望阳光的执着。绿被囚禁之后,它的尖端总朝着原来的方向,固执,具有追求光明的性格,永不屈服于黑暗,这使作者的心灵受到触动。 原因之二:常春藤失去了生命的色彩。具体语句有“…都朝原来的方向”、“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 原因之三:自己的南归。“卢沟桥”事件发生,时局动荡被迫南归。具体语句有“临行时我珍重的开释…愿它繁茂苍绿”。 教师的话:所以最后才会“珍重地开释”、“祝福”,这体现了作者对绿的“敬重之爱”。 六、探究“绿”之魂 1.人居斗室为“囚”,木处方院为“困” ,能不能把本文的题目《囚绿记》改成《困绿记》?(同学们讨论后回答。) 2.出示资料,加深理解 注:由教师介绍 资料一: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成为一座“孤岛”,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作者陆蠡当时就是自告奋勇留在上海的文艺工作者之一。正由于这个原因,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日本兵抓捕,狱中他宁死不屈,被刑审数月,惨遭杀害,仅34岁。 资料二:《囚绿记》写于抗战爆发后(1938年),当时中国大地烽烟四起,正遭受日本侵略者践踏,在这民族危亡的时刻,在上海坚持抗日文学创作的作者由此怀念起一年前暂住北京时,窗外的一株常春藤,于是满怀深情的写下了《囚绿记》。 预案:不能换。这里的“囚绿”是把绿拟人化了,表达了作者对绿的敬重和深情。(可以引导学生找到“囚人”“绿友”来证明。) 3.那绿被作者拟成什么人,从文中找出表达的原句。表现在哪里? 预案:第13节:“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4.他有什么样的表现? 预案:表现在第10节:“它的尖端总朝着……原来的方向” 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这“囚人”具有什么样的精神? 预案:执着地追求光明、自由。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你认为“绿”(常春藤)具体指哪些人?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预案: 作者、渴望自由与和平的北平人、在日寇铁蹄下坚强不屈的中华民族。 这是一种象征的写法。(可复习关于象征的知识) 作为一个爱国的作家,作者从绿“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那种顽强抗争的性格,永向光明的执著中,感受到了民族的顽强性格,看到了民族的希望。 七、拓展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