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育教学论文 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中的“三化”.doc

发布:2018-11-30约1.13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中的“三化” 摘要:交互式电子白板因其特有的功能,迎合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将逐渐成为信息化课堂教学的主流媒体。与传统的相比,电子白板的开放性与教学资源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与传统的相比,电子白板的开放性与教学资源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实现了白板与计算机这些功能笔走龙蛇铁画银钩水墨丹青色彩明丽绚烂清新雅致随着高中生抽象思维能力和注意的提高,能较好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生完全依靠有意注意来学习,容易引起疲劳和注意力涣散,影响学习效果放大镜功能、在下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教学DNA复制过程时,教材有一幅“DNA分子的复制图解”,平时教学或学习中,即使是教师也很少和很难注意到图中的细节,即在图中标注“2”(图下注解为:以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配对)的两侧,碱基配对后成链的状态不一样(如右图所示),所以这正是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质疑品质的理想材料。但传统教学往往桎梏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就像一群雏鸟一样等待着教师的“哺喂”,对老师的“标准答案”“惟马首是瞻”,没有疑问、更不会怀疑。陆九渊云,“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因此,根本上促使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应当是给学生不断“生疑”的教学,而“疑之始”需要给学生提供适当的“疑点”。我在本节授课时,利用白板的放大镜将“2”处左右进行了放大,两侧子链成链的不同状态“跃然板上”。学生通过对比疑问顿生,“咦,为什么右边有子链,左边没有”。我因势利导,让学生展开分析,他们的思路一下打开,“图形可能画错了”,“这是模式图,不代表真正的复制情形”,“有没有可能真是这样呢”。这时再给学生“助跳”,以让他们顺利摘到“桃子”,我提示这是两条子链真实的成链状态,大家再思考为什么。通过讨论,我在教学环节中顺利地补充了DNA的半不连续复制特点,也让学生逐步领会处处留心、认真观察的价值,细节决定成败的缘由,质疑的钥匙也不是只掌握在科学家的手中的道理。 好奇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好奇心是智慧富有活力的最持久、最可靠的特征之一。有助于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课件生成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教学理念之一课堂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动态、生长的构建过程课堂动态生成无法全然预知预先设计好的、高度结构化的固定授课针对学生灵活编辑、加工或增减,可对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及时解决,从而产生比常规教学更多的生成性资源和不同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而且富有成效。 交互式电子白板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学互动平台演示性多媒体教学的空白师生、生生互动,。发掘平台教学策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