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周期叠加视角下2018年大类资产配置逻辑-中国人保资产管理.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8 年大类资产配置策略专刊
“三周期叠加”视角下2018 年大类资产配置逻辑
经济周期在大类资产配置决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经典的美林投资时钟投
资逻辑就是源于该理论。通过对金融周期 (18-20 年)、朱格拉周期 (8-10 年)、库存
周期 (3-4 年)等长、中、短三种周期的综合分析,我们认为2018 年中国经济处在金
融周期(长周期)由盛至衰的 “压顶”期、朱格拉周期(中周期)上升期及库存周期
(短周期)见顶下行期。
在周期叠加逻辑下,我们提出 “经济平、盈利上、价格落”的主线思路,并以此
为依据,对2018 年大类资产配置给出 “超配股票、标配债券、低配大宗商品和房地产”
的建议。
一、长周期——金融周期视角
我国经济近年来迈入大稳健(Great Moderation )时代,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波动呈
现 “微波化”特征,例如,从2015 年一季度至今GDP 增长率连续11 个季度在6.7%
至7.0% 区间窄幅波动,相邻季度间增长率边际变化仅在0.1% ,经济处于 “L”型的一
横上,钝化特征较为明显。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经济结构调整与需求政策平抑,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国长周期——金融周期目前处于顶部区域, “压顶”中国经
济潜在增速 (图1)。
图1 中国金融周期
1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
1 4 3 2 1 4 3 2 1 4 3 2 1 4 3 2 1 4 3 2 1 4 3 2 1 4 3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8 8 9 0 1 1 2 3 4 4 5 6 7 7 8 9 0 0 1 2 3 3 4 5 6 6 7
9 9 9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9 9 9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资料来源:人保资产宏观与战略研究所
基于国际清算银行的方法,选取实际信贷、全国平均房价、信贷对GDP 的比例等
三个指标,对这三列数据分别使用带通滤波 (band-pass filter )提取长周期循环项,然
2018 年大类资产配置策略专刊
后进行算术平均及标准化处理获取衡量金融周期的指数。图1 显示了1998 年住房制度
改革以来,我国经历的第一个金融周期,需要注意的是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我国政
府出台的强逆周期政策(如四万亿财政扩张计划)强行“拉起”经济,并非是由信贷
和房地产等市场自行出清产生的回升,严格意义上该点并非第一个周期的终点。在金
融周期上行达到顶部阶段,房价与信贷相互强化带来的顺周期性会对经济潜在增长率
产生负面影响,这主要是土地和房地产价格攀升导致社会资源错配,大量优势资源和
高端劳动力集中到金融和房地产行业,高额利润吸引其他行业 “不务正业”从事房地
产投资和虚拟资本运作,信贷资金 “脱实向虚”,一是资金在金融体系中 “空转套利”,
二是资金过度流向房地产而非制造业和实体服务业,恶化经济结构,这些都会导致全
社会劳动生产率下滑。同时,房价上升、信贷扩张会加剧社会贫富差距,抑制总体消
费和阻碍人力资本积累,造成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简言之,金融周期顶部区域既会造
成供给端收缩,也会导致需求端萎靡,势必降低经济潜在增长率。经验显示,金融周
期上行周期时间越长,房地产泡沫和信贷扩张对经济结构扭曲程度就越大,对经济潜
在增长率拖累程度也相应增加。
当前我国金融周期呈现顶部向下走势,房地产市场去泡沫,十九大定调 “房住非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