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语文成人高考(高起专)试题及答案指导.docx
成人高考成考语文(高起专)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
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红楼梦》的作者是谁?
A.曹雪芹
B.罗贯中
C.施耐庵
D.吴承恩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咫尺(zhǐ)——距离很近
B.勾当(gōu)——事情
C.哺育(bǔ)——喂养
D.拮据(jiéjū)——经济困难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在学习上,他非常勤奋,每天都坚持学习,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毫不退缩,这种精神真让人敬佩。
B.我们班上的李明,虽然有一些缺点,但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真是瑕不掩瑜。
C.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D.在这次考试中,他发挥失常,成绩一落千丈,真是出乎我们的意料。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我们正在学习古人今人共勉的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我们望着天空,天空中星星闪烁,仿佛在向我们眨着眼睛。
C.他走进了图书馆,快步走到书架前,拿起一本书,仔细地翻看着。
D.她的声音很好听,清脆而悠扬,常常使人陶醉其中。
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A.①好好学习②好高骛远
B.①独立思考②独立自主
C.①慎重其事②慎重其慎
D.①锐不可当②锐不可当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A.经过这次经验交流,大家进一步明确了如何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
B.这位歌手的独特风格深受广大歌迷们的欢迎和喜爱。
C.这篇报道不仅反映了问题的严重性,而且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D.由于他刻苦训练,最终获得了比赛的胜利,赢得了大家的赞赏。
二、现代文阅读Ⅰ(1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填入文中划线处。
文章内容: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人们常常因为时间紧迫而忽视了身边的美好。然而,正是这些被忽视的美好,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底色,让我们在忙碌之余,能够感受到生活的温馨与惬意。比如,在午后的阳光下,静静地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感受微风拂面,聆听鸟鸣声声,这样的时光,虽然简单,却能让人感到无比的放松和愉悦。
近日,一项关于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的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在忙碌的生活中,他们最喜欢的就是找寻生活中的小确幸。这些小确幸,或许是一杯香浓的咖啡,或许是一本书中的故事,又或许是一次简单的散步。它们虽然微小,但却能在瞬间点亮人们的心情,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划线处内容:
正是这些被我们时常忽视的______,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底色,让我们在忙碌之余,能够感受到生活的温馨与惬意。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第一段中划线处的“底色”指的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小确幸”的内涵。
文章第二段画线的句子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调查反映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B.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在忙碌的生活中,他们最喜欢的就是找寻生活中的小确幸。
C.“小确幸”是微小的,但能在瞬间点亮人们的心情,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D.在文章中,“小确幸”作为主语出现了一次。
三、现代文阅读Ⅱ(25分)
题目:请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诗”和“词”是两种重要的文体形式。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诗,作为中国文学的源头之一,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最初是为了祈求神灵的庇护和保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诗的形式和风格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从《诗经》到《楚辞》,再到唐诗宋词,诗的体裁和风格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词,则是一种新兴的诗歌形式,大约产生于宋代。词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诗相比,词更加灵活多变,更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抒发内心世界。词的创作手法多样,包括赋、比、兴等,这些手法使得词更加丰富多彩。
在文学史上,诗和词各有其辉煌的成就。诗以其宏大的气势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而词则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人生的喜怒哀乐。无论是诗还是词,都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问题】
诗和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分别具有哪些特点?
诗和词在发展过程中有哪些共同点?
请简述词的发展过程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诗和词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
四、文言文阅读(25分)
阅读以下文言文,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文段:
昔者孟母三迁,以教其子,言教重于迁,意在使子得良好之环境,遂成仁人志士。又尝闻古之贤者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盖天下之大理皆由此发端。当今之世,世人以名利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