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润滑与冷却系统的构造和调整.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七、润滑与冷却系统的构造和调整
实验内容:观察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的构造,研究润滑油路和冷却水路的组成特点。
学时分配:1学时。
教学方法: 在实验室进行现场实物教学。
要 求:掌握润滑油路、各部件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及机油压力调整和保养要点;掌握冷却水路、各部件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及保养要点。
实验方法和步骤:
润滑系统的构造和调整:
(一) 润滑系统总体布置的研究,观察柴油机和汽油机润滑系统的总体布置,了解其不同的特点,掌握润滑油的循环路线和所需润滑的部位
(二)润滑系统结构的研究
1.拆装齿轮式、转子式机油泵,熟悉其构造和工作原理。
2.拆装各式机油滤清器,熟悉其构造和油路以及润滑油的滤清原理,弄清不同阀门所处位置、结构和作用。
3.了解散热器的作用以及机油温度的调节方法。
(三) 润滑系统的检查调整
1.机油泵的检查调整:机油泵必须保证润滑系统具有一点的压力和足够的润滑油流量。齿轮泵或转子泵端面间隙的增大,将导致供油压力下降和流量不足。端面间隙的正常值为0.04-0.10毫米,可通过改变垫片的厚度进行调整。带有限压阀的齿轮式机油泵,限压阀的开启压力为650-750千帕,出厂时已经调好,使用中不允许随意调整。
2.机油滤清器调压阀的检查调整:在发动机处于正常工作温度(70°-80°)和标定转速情况下,主油道压力应为200-300千帕。机油压力过高或过低时,可在发动机工作状态下,松退或拧紧调压阀调整螺钉,使机油压力稳定在规定范围为止,并锁紧。注意:主油道机油压力不仅与调压阀的调整有关,因此在调整时,如改变调整螺钉的位置,机油压力并无明显变化,则应检查其它部件的技术状态。
3.机油滤清器安全阀的检查调整:只能在专用设备上进行,使用中不得任意拆动和调整。
4.机油滤清器转换开关的调整:4125、4115柴油机都设有冬、夏转换开关,当环境气温高于5℃时,应使开关的箭头指向夏的(X)位置;而环境气温低于5℃时,应将开关转动180°使其箭头指向冬(D)的位置。以保证机油温度在70-95℃范围内。
5.转子式机油滤清器的工作检查:为保证机油滤清器具有较好的滤清效果,应经常在发动机熄火后,经常滤清器转子的惯性运动时间,正常的惯性运转时间应不少于30秒。
(四)润滑系统的保养要点
1.按汽车发动机用油规定正确选用润滑油。定时用油尺经常油底壳内的油面(发动机熄火30分钟以后),过低时添加,过高时放出。加入新油时,不允许用明火烘烤。
2.定时清洗滤清器。趁热放出滤清器中的存油,清洗外表尘污后,用毛刷蘸柴油刷洗滤芯表面,严禁用棉纱擦洗。再用清洁柴油冲净后装复。转子装复后应转动自如。
3.更换润滑油要趁热放净系统中全部存油,清洗滤清器后,注入柴油清洗整个油路(发动机低速运转2-3分钟),放尽清洗油并加足新润滑油,再低速转动2-3分钟。
冷却系统的构造和调整:
(一)冷却系统总体布置的研究
1.观察IE40F汽油机冷却系统的总体布置,了解其各部组成和工作特点。
2.观察不同发动机水冷却系统的总体布置,了解各部组成和工作特点。
(二)冷却系统结构的研究
1.拆装水泵风扇总成,熟悉其构造。
2.研究节温器的构造,将其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中,通过改变水的温度熟悉节温器的工作原理,节温器主阀的开启温度为 C以上, 全开。
3.研究空气蒸汽阀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4.研究各种散热器芯的结构特点。
(三)冷却系的保养要点
1.发动机的冷却水必须采用清洁软水并保持水量充足。高温状态补充冷却水时必须缓慢逐渐添加。
2.风扇皮带张紧度的调整。用力按压风扇皮带的中部,受力点离开原位的距离应为10—12毫米。不符和规定时,可通过改变张紧轮的位置进行调整。如张紧轮调至极限位置仍过松或在使用中皮带断裂,应及时更换风扇皮带。具有两条风扇皮带传动的,当其中一条皮带断裂后,必须同时更换两条皮带,不允许新旧皮带搭配使用。
3.水泵的保养要及时进行,每班加入钙基润滑脂适量。经常检查水封螺母处是否漏水,漏水时应拧紧水封螺母。注意:水封螺母不可拧得过紧。如水封失效应及时更换填料,装复水封螺母时,不宜拧得过紧。
4.必要时清洗冷却系统中的水垢。在其他工作部件技术状态均正常,但发动机冷却水工作温度经常过高时,就必须清洗冷却系统中的水垢。清洗方法是:放尽冷却水,加入清洗液,发动机中速转动5—10分钟,熄火放置10—12小时,发动机再运转10分钟,换用清洁水后继续清洗两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