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docx

发布:2025-02-22约1.04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表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临床表现主要分为症状表现和体征表现:

症状表现:

慢性咳嗽:随病程发展可终身不愈,常晨间咳嗽明显,夜间有阵咳或排痰。

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性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

气短或呼吸困难:早期在较剧烈活动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这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

胸闷和喘息:部分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有喘息和胸部紧闷感,通常于劳力后发生,与呼吸费力、肋间肌收缩有关。

全身性症状:晚期病人可能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

体征表现:

视诊: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增宽,剑突下胸骨下角增宽,称为桶状胸。

触诊:双侧语颤减弱。

叩诊:肺部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

听诊:两肺呼吸音减弱,呼气期延长,部分患者可闻及湿啰音和干啰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

慢阻肺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高危因素以及肺功能检查等:

临床表现:确认患者是否有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

高危因素:询问患者是否有吸烟史、有害气体或粉尘接触史等慢阻肺的高危因素。

肺功能检查:这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比肺活量(FVC)的比值小于70%,且舒张试验为阴性,即可明确诊断。

此外,血液学检查也是辅助诊断的重要手段。合并感染时白细胞可升高,部分患者中性粒细胞比例也升高。如伴低氧血症或二氧化碳潴留,通过动脉血气分析可进一步诊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鉴别诊断

慢阻肺需要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以便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

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变化大,夜间或凌晨症状明显,可伴有过敏症、鼻炎等,有哮喘家族史,主要为可逆性的气流受限。

充血性心力衰竭:肺底部听诊可闻及细小湿啰音,胸部X线显示心脏扩大、肺水肿,肺功能检查提示容量受限,无气流受限。

支气管扩张:常有大量脓痰,常与细菌感染相关,听诊闻及粗糙的啰音,患者可有杵状指,胸部X线或CT检查显示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壁增厚。

肺结核:各个年龄均可发病,胸部X线表现为肺部浸润或结节样病灶,痰液中可找到结核菌。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年轻起病,非吸烟患者可能有风湿性关节炎病史或烟雾接触史,呼气相CT显示有低密度区。

慢阻肺的临床表现多样,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高危因素以及肺功能检查等,同时需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进行鉴别。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