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王毓银数字电路逻辑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课程及实验项目
ARM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虚拟仪器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MATLAB语言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VC程序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半定制器件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课程教学大纲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电路仿真软件课程教学大纲
电路理论基础教学大纲
电子工程实践I实验教学大纲
电子工程实践II实验教学大纲
多媒体信息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非线性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
印刷电路板设计与制作教学大纲
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手机操作系统及其应用
数字电路和逻辑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物联网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线性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电子实习教学大纲
半定制器件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应用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多媒体信息处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印刷电路板设计与制作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模数电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软件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ARM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ARM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 分:3学分
总 学 时:56学时 其中理论学时:40, 实验学时:16
先修课程:操作系统基础
后继课程:物联网及其应用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一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课,主要讲授基于ARM技术的嵌入式应用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典型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ARM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ARM微处理器体系结构、ARM应用系统设计方法、ARM硬件系统设计、ARM软件系统设计和典型ARM应用系统分析和设计,并具有一定的ARM应用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可以从事基于ARM技术的嵌入式应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工作。树立学生ARM技术是嵌入式系统核心技术的思想,为学习基于ARM的SoC设计技术、从事更深入的ARM技术研究和ARM应用系统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讲授法”为主,强调“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问题解决学习”、“交流研讨学习”、“表现性学习”、“自主学习”,辅以实验教学、课后作业等。
选用教材:
Robert Love. Linux Kernel Development (3rd Edition)[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必读书目:
[1] ARM Limited. ARM Architecture Reference Manual[M].ARM Limited,2015
[2] 宋宝华.Linux设备驱动开发详解(第三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选读书目:
[1] 冯国进.Linux驱动程序开发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 朱兆祺.嵌入式Linux开发实用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3] 冯新宇.ARM11嵌入式Linux系统实践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4] 袁志勇.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
实验名称与学时安排
序号 实验名称 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名称 学时分配 1 嵌入式Linux交叉开发 2 5 嵌入式Linux视觉系统 2 2 嵌入式Linux系统移植 2 6 Android交叉开发 2 3 嵌入式Linux硬件驱动 2 7 WinCE交叉开发 2 4 嵌入式Linux图形接口 2 8 uCOS交叉开发 2
实验二 嵌入式Linux系统移植(2学时)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实验内容:(1)U-boot的配置和编译;(2)Linux内核的配置和编译;(3)根文件系统的配置和编译。(4)U-boot、内核、根文件系统和应用程序的烧写。
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Boot Loader(U-Boot)、内核、根文件系统的配置和编译方法;(2)掌握Boot Loader(U-Boot)、内核、根文件系统和应用程序的烧写方法(NFS、TFTP、FTP、SD卡、U盘和串口方式)。
注意点:根据ARM开发板的实际硬件配置对Linux内核进行适当的裁剪,以减小内核。
实验三 嵌入式Linux硬件驱动(2学时)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实验内容:(1)触摸屏;(2)硬件中断;(3)定时器;(4)DMA;(5)ADC;(6)数码管;(7)音频驱动。
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