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一单元《上学了》(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海天版.docx

发布:2025-02-10约3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单元《上学了》(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海天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第一单元《上学了》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一年级下册

3.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包括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学生将通过参与校园生活场景的模拟活动,提高对学校环境的认识,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良好的沟通与协作精神。此外,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将提升对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对知识的探索欲望,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一年级下册的学生正处于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阶段,他们的认知水平和行为习惯正在逐步形成。在这个阶段,学生的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对学校生活的新鲜感较强,好奇心旺盛。在知识方面,学生对校园生活的基本概念和活动有一定的了解,但具体到学习行为和规范,还需要教师耐心引导。

学生的能力方面,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初步的沟通能力,但在组织协调和表达自己想法方面还有待提高。在素质方面,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和规则意识正在培养中,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逐步强化。

行为习惯上,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在课堂上,他们可能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注和引导,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课程学习的影响是积极的。由于学生对校园生活充满好奇,他们对《上学了》这样的主题课程具有较高的参与度和兴趣。通过模拟上学场景的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巩固对学校规则的认识,还能在互动中提升社交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课程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趣味性和互动性强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培养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白板或黑板、教学挂图、学生用书《上学了》。

2.课程平台: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用于发布教学资料和在线互动。

3.信息化资源:网络图片、视频片段,用于辅助教学和丰富课堂内容。

4.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如书包、铅笔盒、红领巾等),模拟游戏,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站在教室门口,面带微笑,向学生打招呼:“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新的内容,你们准备好了吗?”

2.学生齐声回答:“准备好了!”

3.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幼儿园的故事》,大家还记得我们学到了什么吗?”

4.学生积极回答:“我们学会了幼儿园的生活,认识了幼儿园的朋友。”

5.教师总结:“很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幼儿园的生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上学了》,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二、新课导入

1.教师展示一幅描绘小学生活场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这幅画,画的是什么?”

2.学生回答:“画的是小学生活。”

3.教师接着提问:“你们知道小学生活是怎样的吗?”

4.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总结:“小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上课、做作业、参加课外活动等。”

5.教师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上学了》,一起走进小学生的世界。”

三、新课讲解

1.教师板书课题《上学了》,引导学生朗读课题。

2.教师逐句讲解课文,重点讲解以下内容:

a.“小兔子背上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学了。”

-教师提问:“小兔子为什么背上书包?”

-学生回答:“小兔子要上学。”

-教师总结:“小兔子背上书包,意味着他要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b.“小鸟站在树枝上,看着小兔子远去的背影,心里想:‘我也想上学。’”

-教师提问:“小鸟为什么想上学?”

-学生回答:“小鸟想和小兔子一样,学习知识。”

-教师总结:“小鸟看到小兔子上学,也想加入学习的行列。”

c.“小兔子走进教室,看到同学们都在认真听讲,他感到很自豪。”

-教师提问:“小兔子为什么感到自豪?”

-学生回答:“小兔子能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感到很自豪。”

-教师总结:“小兔子能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说明他已经融入了新的集体。”

3.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节奏。

四、课堂活动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上学的故事。

2.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名代表,讲述自己上学的故事。

3.教师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五、总结与作业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今天我们学习了《上学了》,了解了小学生活,学习了小兔子和小鸟的故事。”

2.教师布置作业:

a.课后阅读《上学了》,思考:你向往小学生活吗?为什么?

b.家长协助,让学生了解小学生活,为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做好准备。

3.教师提醒学生:“同学们,下周我们将学习新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