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工》教案 第六讲 支路电流法、弥尔曼定理.doc

发布:2017-06-24约2.77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讲 支路电流法 弥尔曼定理 时间:2学时 重点和难点:含理想电流源支路的电路中支路电流法的应用;含理想电压源支路的电路中应用弥尔曼定理 目的:让学生掌握支路电流法,掌握支路电流法中的独立电流方程和独立电压方程的概念、列写方法,能熟练应用支路电流法求解电路问题;能熟练应用弥尔曼定理求解实际电路问题。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课堂讲授 主要教学内容: 一、支路电流法 1、支路电流法概念: 支路电流法就是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根据KCL和 KVL定理,列出与支路电流数相同的独立方程,联立方程,解出支路电流的方法。下面以图所示电路为例加以说明。 图4-1电路中,电压源和电阻已知,需求出各支路电流。首先根据电路结构确定该电路的支路数(由此可判断需列写3个独立的方程),节点数,回路数;其次设定支路电流参考方向并根据KCL定理列写节点电流方程 节点a: 节点b: 此两节点电流方程只差一个负号,故只有一个方程是独立的,也称为有一个独立节点;然后设定回路的绕行方向如图所示并根据KVL定理列写回路电压方程 回路Ⅰ: 回路Ⅱ: 回路Ⅲ: 在上面三个回路电压方程中,任何一个方程都可以由另外两个导出,即任何一个方程中的所有因式都在另外两个方程中出现,而另外两个方程中又各自具有对方所没有的因式,故有两个独立方程,也称为有两个独立回路;从节点电流方程中任选一个,从回路电压方程中任选两个,得到三个独立方程,即 节点a: 回路Ⅰ: 回路Ⅱ: 独立方程数恰好等于方程中未知支路电流数,联立三个独立方程,可求得支路电流。 2、支路电流法求解复杂电路的步骤1)分析电路支路点和回路; 2标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 3(n-1)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n-1)个独立点电流方程式; 4[b-(n-1)]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出[b—(n-1)]个独立回路电压方程式; 5联立方程,求得各支路电流? 3、应用举例: 例1:电路如图所示,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电流。已知Us1=10V,Us=5V ,R1= R3=1Ω,R2= R=2Ω。 解:首先根据电路结构确定电路有6条支路,即6个电流变量,需列6个方程。节点有4个,独立节点3个,独立回路3个。然后设定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任选3个节点并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独立a: 节点b: 节点c: 选定3个独立回路(一般选择网孔),并设定回路的绕行方向如图所示,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出个独立回路电压方程 Ⅰ: 回路Ⅱ: 回路Ⅲ: 联立方程,各支路电流 I1=2.5A I2=3.75A I3=2.5A I4=3.75A I5=6.25A I6=1.25A 由此题可以看出,当电路的支路数目较多时,利用支路电流法列出的联立方程数目也较多,使得求解过程比较麻烦。因此支路电流法适合于支路数较少的复杂电路的分析计算。 例2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Us=5V,IS=2A R1=5Ω,R2=10ΩI1、I2和I3,需列3个方程。 选择a点为独立节点,并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独立点电流方程a: 选定两个独立回路,设定回路绕行方向如图所示,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出个独立回路电压方程 Ⅰ: 回路Ⅱ: 因电流源电流已知,电压U未知,再补充一个方程 联立方程,各支路电流 I1=-1A (I10说明其实际方向与图示方向相反) I2=1A I3=2A   解得各元件的功率 电阻R1的功率: P1=R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