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镁的性质和应用.doc

发布:2016-04-08约1.78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镁 的 性 质 和 应 用” 教 案 年 级 高 一 课 题 镁的性质和应用 授课老师 佚 名 教 学 内 容 分 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苏教版)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的特点是以海水资源为背景,以“工业生产——性质探究——社会应用”为线索,从工业生产实际出发,通过实验探究,引出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和典型的金属元素——钠、镁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让学生在认识物质性质的同时,学会认识物质的方法,从中体会化学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突出了学好化学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生活的学习目标。 “镁的提取及应用”一节重在使学生在获取相关化学知识和实验研究技能的同时,形成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需要化学科学发展的认识,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等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经济效益观念,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并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 生 情 况 分 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通过对卤素和钠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已经初步学习了认识物质的方法。并且,在上一课时的学习中已经基本掌握了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相关知识,故将已有知识应用于镁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学习,较为容易掌握。从中还能感受将已有知识运用于新知识学习的乐趣,学习的热情也会提高。但对于如何正确理解、归纳和掌握镁的化学性质却较为生疏,因此需要教师适时加以引导,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可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探究实验,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等方法,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和掌握。 教 学 设 计 思 路 1、从生活实际引课,创设学习情景,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思维,保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2、应用学生已有的原子结构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镁的原子结构推测镁的化学性质,并结合课堂上的探究实验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镁是一种活泼的金属。 3、在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分组交流与讨论,教师和全体学生一起倾听小组的汇报,并且尽可能让学生予以评价,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得以充分的发挥,尽可能地使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索取知识、运用知识,体验合作学习、实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以致用的深层次思维,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 总之,在教学设计上尽可能体现新课改从关注课程的“学术性”到重视课程的“社会性”,从“以学科为中心”向“学习者为中心”转变,从“知识系统”向“多元能力”转化的特点,鼓励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提高能力。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②了解镁的物理性质; ③掌握镁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阅读资料,提高从资料中提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培养观察能力、推理能力总结归纳能力; (学生写:Mg+2H2O Mg(OH)2+H2↑) 【师】对不对? 【生】对。 【师】很好!我们知道镁是一种金属,根据已经学过的钠的性质,我们来推测一下,镁能和哪种溶液反应? 【生】酸。 【师】对,金属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好,那你们就再大显身手一次,验证镁与酸的反应,并观察实验现象。注意安全。 (教师巡视) 【师】很多小组做得非常好,他们首先把镁条表面的氧化膜用砂纸除去,再进行反应。非常好。 (学生分组实验4:在一支试管中加入一小根已经擦去表面氧化膜的镁条,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观察现象。) 【师】你们现象很明显诶,来,你来描述一下你们的实验现象。 【生】产生大量气泡,反应较剧烈。 【师】恩,还有呢? 【生】…… 【师】刚才Mg和CO2反应会放热,那这个呢? 【生】哦,试管是热的。会放热。 【师】不错,请坐。(边说边板书)那么就说明,镁能和酸反应。 [板书] Mg+H2SO4 MgSO4+H2↑ 【师】谁来写一下这个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我们刚学过的哦。 (学生写:Mg+2H+ Mg2+ +H2↑) 【师】完全正确。好,通过以上四个探究实验,我们学习了镁的三个化学性质,可见,镁真的是一种活泼的金属。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镁的性质和应用,请同学们重点掌握镁的性质,尤其是化学性质。镁能够与非金属单质、氧化物和酸等物质发生反应,表现其较强的还原性。 教 学 反 思 点燃 点燃 点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