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热点题型二细胞呼吸速率和光合作用速率的测定实验分析课件(生物).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跟踪训练 4.如图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植物叶片质量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质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由图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表示为______,总光合速率可表示为________。在13~16 ℃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胞呼吸强度将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将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答案 解析 X Y+2X 增强 增强 解析 呼吸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有机物的减少量来表示,所以是X。净光合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有机物的积累量来表示,而总光合速率还要加上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的量,所以是Y+2X。在13~16 ℃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胞呼吸强度很明显在逐渐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在逐渐增强。 (2)恒定在上述_____ ℃温度下,维持10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该植物叶片增重最多,增重了_____ mg。 解析 单位时间的净光合作用的积累量是Y+X,10小时的积累量是10(Y+X),再黑暗10小时,只有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量是10X,经过10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剩余的有机物的量是10Y,据题图可知,在14 ℃时增重最多,增加的量是30 mg。 答案 解析 14 30 热点题型二 细胞呼吸速率和光合作用速率的测定实验分析 一、细胞呼吸速率测定 例1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果蝇幼虫的细胞呼吸速率。实验所用毛细管横截面积为1 mm2,实验开始时,打开软管夹,将装置放入25 ℃水浴中,10 min后关闭软管夹,随后每隔5 min记录一次毛细管中液滴移动的位置,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实验时间(min) 10 15 20 25 30 35 液滴移动距离(mm) 0 32.5 65 100 130 162.5 A.图中X为NaOH溶液,软管夹关闭后液滴将向右移动 B.在20~30 min内氧气的平均吸收速率为6.5 mm3/min C.如将X换成清水,并向试管充入N2即可测定果蝇幼虫无氧呼吸速率 D.增设的对照实验只需将装置中的X换成清水,并将该装置置于相同的 环境中 实验时间(min) 10 15 20 25 30 35 液滴移动距离(mm) 0 32.5 65 100 130 162.5 √ 答案 审题关键 (1)X为NaOH溶液,其可吸收果蝇幼虫细胞呼吸释放的CO2,所以液滴移动情况反映的是氧气消耗量的变化,软管夹关闭后液滴将向左移动。 (2)由表中信息可知,在20~30 min内氧气变化差值为130-65=65(mm),因此该时间段内的氧气平均吸收速率为6.5(mm3/min)。 (3)果蝇幼虫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CO2,所以将X换成清水,并向试管充入N2,无论是否进行无氧呼吸液滴都不会移动。 (4)因气压、温度等物理因素也会影响液滴移动,为了避免该误差,则应设置对照实验,应将装置中的果蝇幼虫换成等质量的死幼虫,并将该装置置于相同环境中,重复上述实验。 归纳总结 测定细胞呼吸速率的“液滴移动法” (1)实验装置 (2)指标:细胞呼吸速率常用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或O2吸收量来表示。 (3)原理:组织细胞呼吸吸收O2,释放CO2,CO2被NaOH溶液吸收,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刻度管内的液滴左移。单位时间内液滴左移的体积即表示细胞呼吸速率。 (4)物理误差的校正 ①如果实验材料是绿色植物,整个装置应遮光处理,否则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干扰细胞呼吸速率的测定。 ②如果实验材料是种子,为防止微生物呼吸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应对装置及所测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③为防止气压、温度等物理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应设置对照实验,将所测的生物材料灭活(如将种子煮熟),其他条件均不变。 特别提醒 脂肪含氢量高,含氧量低,等质量的脂肪与葡萄糖相比,氧化分解时耗氧量高,而产生CO2量少。因此以脂肪为底物进行有氧呼吸时,产生的CO2量小于消耗的O2量,着色液滴移动明显。 1.某研究小组想测量萌发的小麦种子、蚯蚓呼吸速率的差异,设计了以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分别以20粒萌发的种子和4条蚯蚓为材料,每隔5 min记录一次有色液滴在刻度玻璃管上的读数,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跟踪训练 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mm) 生物 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萌发的种子 0 8 16 23 9 34 蚯蚓 0 4.5 9 11.5 13.5 15.5 (1)装置图中的Y溶液是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设置乙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解析 装置图中的Y溶液是N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