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综合应用的热点题型.pptx
第三单元;题型一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的相互关系分析
1.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联系;(1)物质方面;(2)能量方面;2.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中[H](光合作用中是NADPH)和ATP的来源和去向;典例1.下图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能量转变示意图,图中①~⑥代表物质。据图及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NADPH转化为NADP+过程具体发生在________(场所)。
(2)植物的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把太阳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NADPH和________(填写图中标号)中,通过暗反应把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储存于________(填写图中标号)中。
(3)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原料是__________。
(4)叶片合成叶绿素的过程,总是伴随着⑤转化为⑥的反应,因此合成叶绿素的反应属于________(填“吸能”或“放能”)反应。
答案:(1)叶绿体基质(2)①④(3)丙酮酸和水(4)吸能;解析:分析题图可知,①是ATP,②是ADP和Pi,③是氧气,④是葡萄糖,⑤是ATP,⑥是ADP和Pi。(1)图中NADPH转化为NADP+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2)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ATP(①)和NADPH中,通过暗反应将ATP和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储存于葡萄糖(④)中。(3)根据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过程可知,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反应物是丙酮酸和水,产物是二氧化碳和[H]。(4)⑤ATP转化为⑥ADP、Pi的反应是ATP的水解,说明合成叶绿素需要消耗能量,属于吸能反应。;题型二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和细胞呼吸速率的关系
1.表示方法及相互关系
(1)细胞呼吸速率:植物非绿色组织(如苹果果肉细胞)或绿色组织在黑暗条件下测得的值——单位时间内一定量组织的CO2释放量或O2吸收量。
(2)净光合速率:植物绿色组织在有光条件下测得的值——单位时间内一定量叶面积所吸收的CO2量或释放的O2量。
(3)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细胞呼吸速率。;2.判定方法
(1)根据坐标曲线判定;①当光照强度为0时,CO2吸收值为负值,该值的绝对值代表细胞呼吸速率,该曲线代表净光合速率,如图甲。
②当光照强度为0时,光合速率也为0,该曲线代表真正光合速率,如图乙。
(2)根据关键词判定;(3)根据实验条件判??
实验结果所给数值若为黑暗条件下绿色植物的测定值,则为呼吸速率;若所给数值为有光条件下绿色植物的测定值,则为净光合速率。
3.植物有机物积累量的计算方法
(1)持续光照条件下:有机物积累量=V净×t。;(2)有时光照,有时黑暗条件下,有以下两种计算方法。
方法一:有机物积累量=光合作用产生量-呼吸作用消耗量。
方法二:有机物积累量=光照时的积累量-黑暗时的消耗量。
注:①判断植物体能否正常生长,即判断植物有机物积累量是否大于0;②注意所求与已知的物质是否一致,如已知CO2的量,所求为葡萄糖的量,则需要借助反应式中的数量关系进行换算;③计算结果还应注意时间、面积、质量、物质的量等单位是否统一。;典例2.(2022·河北沧州检测)下图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两种植物Ⅰ、Ⅱ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当光照强度为P时,植物Ⅰ、Ⅱ的O2产生速率相等
B.若白天光照时间为12h,则平均光照强度需大于N,植物Ⅰ才能正常生长
C.当光照强度为Q时,限制植物Ⅰ、Ⅱ的光合速率的因素均为光照强度
D.当光照强度为Q时,光照14h,黑暗10h,植物Ⅰ固定的CO2量为92mg
答案:B;解析:植物Ⅰ、Ⅱ的呼吸速率分别为2mg/h、1mg/h,光饱和点分别为Q、N。当光照强度为P时,植物Ⅰ、Ⅱ的净光合速率相等,但由于两者呼吸速率不同,因此植物Ⅰ、Ⅱ的O2产生速率即总光合速率不相等,A项错误;若要植物Ⅰ能正常生长,且白天光照时间为12h,则白天12h有机物的积累量必须大于晚上12h有机物的消耗量,因此平均光照强度需大于N,B项正确;当光照强度为Q时,光照强度已经不是限制植物Ⅰ、Ⅱ光合速率的因素,C项错误;当光照强度为Q时,植物Ⅰ净光合速率为8mg/h,光照14h,黑暗10h,植物Ⅰ固定的CO2量即总光合作用强度为14×(8+2)=140mg,D项错误。;题型三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键点”的移动
1.模型构建;2.模型判断
据图可知,OA表示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由光(CO2)补偿点到光(CO2)饱和点围成△BCD面积代表净光合作用有机物的积累量。改变影响光合作用某一因素,对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净光合作用有机物的积累量也会随之变化。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注:适当提高温度指在最适光合作用温度的基础上;光照强度或CO2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