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仲裁监督制度探析的综述报告.docx
我国仲裁监督制度探析的综述报告
我国仲裁监督制度是指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监督仲裁活动的制度。在我国,仲裁监督制度主要包括司法监督和行政监督两个方面。本文旨在对我国仲裁监督制度进行综述报告。
一、司法监督
司法监督是指当事人不满意仲裁裁决后,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改判或者撤销仲裁裁决。人民法院在处理仲裁裁决的案件时,一般采用简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进行审理,并对仲裁裁决进行审查。具体来说,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1.仲裁协议的效力及适用范围;
2.仲裁庭组织成员是否合法;
3.仲裁庭的管辖权是否合法;
4.仲裁程序是否违法或者违背公平原则;
5.仲裁裁决是否违法或者违背公序良俗。
在审查过程中,如果人民法院认为仲裁裁决违法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可以作出对仲裁裁决的改判或者撤销决定。人民法院的司法监督不仅可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整个仲裁行业的公正性和规范化发展。
二、行政监督
行政监督是指国家行政部门对仲裁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的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行政许可:国家规定仲裁机构必须取得特定的许可证才能执业。行政监督主要就是对仲裁机构的执业资格和规范进行审查和管理,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
2.行政管理:国家行政部门应当对仲裁机构的财务状况、法律应用能力、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营。
3.行政惩戒:如果仲裁机构存在违法行为或者违反规定,在行政上要有相应的惩戒措施。
行政监督可以让仲裁机构的运营更加健康和规范,从而提高仲裁的执行效力和公信力。
三、存在问题
尽管我国的仲裁监督制度有较为完善的设置,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司法监督的不及时性和存量案件的快速增长,导致一些仲裁裁决不能及时得到纠正。
2.行政监督的缺位,使得一些不具备资质的机构和仲裁人可以进行非法仲裁活动。
3.仲裁人和仲裁机构的自律性差,往往会违反相关规定,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管。
4.仲裁裁决的公开和透明度不足,导致有些当事人对裁决结果感到难以接受。
四、改进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应当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完善司法监督的制度和机制,确保司法力量充足、审查仲裁裁决的速度加快。
2.建立更加严格的行政监督制度,对于非法仲裁活动要加强打击和处罚。
3.强化仲裁人和仲裁机构的自律性管理,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仲裁人和机构的法律素养和职业道德。
4.加强对仲裁裁决的公开和透明化管理,使得当事人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裁决结果。
综上所述,我国的仲裁监督制度是一个重要的保障仲裁公正和效率的制度。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改进和加强仲裁监督制度,使得其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