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下脚料酶解工艺的响应面法优化.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罗非鱼下脚料酶解工艺的响应面法优化赵梅 1, 2, 吴成业 2,*( 1.福建农林大学食品学院,福建 福州350002; 2.福建省水产研究
罗非鱼下脚料酶解工艺的响应面法优化
赵梅 1, 2, 吴成业 2,*
( 1.福建农林大学食品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2; 2.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福建
厦门
361012)
摘
要: 采用 AS.1398 中性蛋白酶对罗非鱼下脚料进行水解, 利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对酶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 最终
确定 AS.1398 中性蛋白酶水解罗非鱼下脚料的最佳条件为: 酶浓度=0.56 %, 温度=53 ℃, pH=7.1, 水解时间 t=4 h, 液
固比为 3∶1, 此时水解度为 36.2 %。
关键词: 罗非鱼下脚料; 蛋白酶; 水解; 响应面法; 数学模型
O PTIM IZA TIO N O F EN ZY M A TIC H Y D R O LY SIS O F TILA PIA W A STE BY U SIN G R ESPO N SE SU R FA CE
M ETH O D O LO G Y
ZH A O M ei1,2,W U Cheng-ye2,*
1.Schoolof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Fujian A griculturaland Forestry U niversity,Fuzhou 350002,Fujian,China;
2.FisheriesR esearch Institute ofFujian,X iam en 361012,Fujian,China)
(
作者简介: 赵梅( 1980-) , 女( 汉) ,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水产品加工及安全性。
* 通讯作者
!!!!!!!!!!!!!!!!!!!!!!!!!!!!!!!!!!!!!!!!!!!!!!
差异(
P0.05) 。
物时, 会有部分此类成分溶出, 从而影响提取物中目标
成分的含量, 采取何种简单、有效且环保的措施来提高 其纯度, 有待进一步研究。
浙江是我国重要的蚕桑产区, 每年养蚕产生大量 的蚕沙, 其中大部分未得到有效利用。而在提取叶绿素
表 4
Table 4
各个处理间 Dunca n s 新复极差测验的多重比较
Multiple compar ison r esult of Duncan s new multiple r ange test among the tr eatments
处理号
平均
5 %显著水平
1 %极显著水平
以后的蚕沙废渣中,
作为水溶性的黄酮类化合物尚有
Treatment Mean 5 % significance 1 % significance
3
2
5
6
1
4
9
8
7
0.769
0.753
0.657
0.499
0.497
0.454
0.344
0.274
0.230
a
a b c c d e f g
A
A B C C C D
DE E
着较大的利用价值, 可用作抗氧化剂, 保健食品及药品
的原料等。因此, 采用适当的工艺对其进行提取可以有
效提高蚕沙利用的综合效益,
亦符合国家发展循环经
济,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政方针。
参考文献:
[1]
王天予,等.蚕丝副产物的综合 利 用[M ].重 庆 : 重 庆 大 学 出 版 社,
1990: 71.
白凤梅,蔡同一.类黄酮生物活性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 学,1999,20( 8) : 11~13.
朱 祥 瑞,等.蚕 沙 中 黄 酮 类 化 合 物 的 研 究[J].蚕 业 科 学 , 1996, 22
( 2) : 90~92.
由表 4 则可看出,
处理 2, 3 与其余处理间的黄酮
[2]
得率存在极显著差异, 但二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3]
讨论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 并结合生产实际, 蚕沙中黄酮 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可设为: 纯水沸腾提取, 料液比 1:10, 提取时间 2 h。
由于提取叶绿素后的蚕沙残渣中仍含有较多的蛋 白质、多糖等水溶性成分, 采用此工艺提取黄酮类化合
3
[4] 于善凯,等.蚕沙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J].蚕桑通报, 2001,32
( 2) : 20~22.
[5]
胡 春.黄 酮 类 化 合 物 抗 氧 化 性 质 的 研 究 - 菊 花 生 物 抗 氧 化 性
及 保 健 作 用 的 研 究[D ].无 锡 轻 工 业 学 院 博 士 学 位 论 文,1994:
86~89.
收稿日期: 2006-10-21
食品研究与开发科学研究2007.Vol.28.NO.0549Tilapia waste was
食品研究与开发
科学研究
2007.Vo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