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2节 第3课时 pH的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课时 pH的应用 课 标 解 读 1.了解在日常生活、生产中pH的应用。 2.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3.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方法。 4.了解指示剂的选择及滴定误差分析。 重 点 突 破 一、读数误差 读数误差可以用画图的形式来理解和记忆:如开始读数仰视,滴定完毕读数俯视,如图Ⅰ;开始读数俯视,滴定完毕读数仰视 ,如图Ⅱ。 名师点睛:量筒无0刻度,由下往上刻度标数增大。滴定管0刻度在上,往下刻度标数增大,下端有一部分无刻度。温度计0刻度在中部,托盘天平0刻度在标尺左端。 ?变式应用 1.下列叙述,仪器“0”刻度位置正确的是( ) A.在量筒的上端 B.在滴定管的上端 C.在托盘天平标尺的正中 D.在托盘天平标尺的右端 B 解析:量筒无“0”刻度,托盘天平“0”刻度在刻度尺的左端。 二、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1.原理(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为例) cB= VB——准确量取的待测液的体积,cA——标准溶液的浓度,故有:cB正比于VA。 2.误差分析 (1)标准液配制引起的误差 ①称取5.2克氢氧化钠配制标准液时,物码倒置。 (偏高) ?特别提示:(1)中和反应严格按照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进行,即当酸提供的H+的物质的量与碱提供的OH-的物质的量相等时,恰好中和。 (2)中和反应恰好进行得到的溶液,不一定显中性,有可能显酸性或碱性。 解析:与NaOH实际用量作比较。未用NaOH润洗滴定管,即NaOH浓度下降,或把气泡误算为NaOH溶液的体积,都用比实际用量大的数值来计算,结果偏高。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凹液面,这样读取的所用碱液体积比实际用量小,结果偏低。 答案:C 名师点睛:滴定管与量筒读数的比较。 量筒读数时由下而上,而滴定管读数时由上而下。读数时应注意“平视”。 滴定管读数时,若仰视则读数偏大;若俯视则读数偏小(这恰好与其他量器如量筒、量杯、容量瓶相反)。 ?变式应用 2.(双选)下列错误操作中,能造成中和滴定结果偏低的是( ) A.未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 B.盛标准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未排出就开始滴定 C.往锥形瓶中加待测液时,滴定管未用待测液润洗 D.振荡时锥形瓶中液滴飞溅出来 CD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