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礼记·礼器》云:“太庙之内敬矣,君亲牵牲,大夫赞币而从。君亲制祭,大人荐盎。君亲割牲,夫
人荐洒。”材料中“君”的行为意在
A.表达对周王虔诚和崇敬 B.突显自己特殊政治地位
C.强化皇权神圣不容僭越 D.彰显家国一体祥和精神
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
(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封建制
度
A.催生了中央集权制???????????????????B.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
C.形成了对“王权至上”的认同?????????D.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据《国语·周语》记载:周文王时曾与姒姓诸候国杞、缯联姻,周武王以太公望女为王后,并将长女
太姬嫁给陈国。它反映了周初
A.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诸候崛起冲击分封制度
C.君臣通过联姻确立宗法关系 D.政治与婚姻的紧密结合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谈到:“均田是郡县制度下的井田,井田是封建制度下的均田。”下
面对这句话解读正确的是
A.均田制与井田制在本质上并无任何不同
B.均田制和井田制都有利于小农经济发展
C.井田制和均田制都推动了精耕细作模式出现
D.均田制全属中央政府,井田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费孝通先生曾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名言。这四句话反映了 中国古代哲学
中的哪一思想
A. “和而不同” B.“克己复礼” C.“仁者爱人” D.“周而不比”
6、“孔子问老子,儒家弟子墨子另创墨家,儒家荀子的弟子韩非、李斯又为法家代表。”上述现象充分反
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儒、墨、法思想主张一致 B.思想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思想家相互学习、勇于创新 D.法家思想继承了道家、儒家思想
有学者认为,金银错是我国青铜时代一项精细工艺,它一出现就受到人们的的普遍欢迎。但是,对于
中国的青铜时代来说,它只不过是一抹詢丽的晚霞。可见,金银错技术的出现
A.不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趋势 B.体现了社会审美观的世俗化
C.无法改变青铜时代的没落 D.反映了青铜铸造技术的保守
春秋战国时期一思想家认为:“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
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该思想家的核心观点应是
A.清净无为 B.兼爱非攻 C.仁政治国 D.以德治民
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把人类划分为天生的主人和天生的奴隶是是天经地义的,他说:“……有些人生
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别人,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统治别人。”下列与之有类似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派
别应是
A.道家 B.墨家 C.儒家 D.法家
10、2002年在湖南省湘西里耶古城发现大量的秦简,其中Jl(12)10简内容是(正面):廿六年(即公元前221年)六月癸酰(丑),遥(迁)陵拔(应为“掾”,吏)訓(刑讯)蛮、衿(蛮荆)。(背面):鞫(ju,审讯犯人)之,越人以城邑反。下列选项中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秦朝统治范围最远已达湖南 B.秦朝制度推广引发矛盾冲突
C.楚国遗民流窜到湘江流域 D.秦朝郡县制度得到全面推广
11、吴王濞招天下亡命之徒铸钱,淮南王长收聚汉诸侯人及有罪逃亡者,江都王非亦招揽四方豪杰。……赵王彭祖,让商人独买商品以专其利,收入多于国家租税,而贵族与商人,声气互通,相为消长,这一现象反映了
A.重农抑商政策受到冲击 B.商人低下的社会地位有所改变
C.封国制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D.商品专卖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12、从“政自天子出”到“政自诸侯出”,再到“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一系列的 变化反映了?
A.从分封制到集权独断的变化 B.封国制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
C.中央集权制诞生是历史的必然 D.战国时期中国政治的剧烈变化
13、据江苏尹湾汉墓出土的考古文物《集簿》记载,当时东海郡有“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乡百七十,□百六,里二千五百卅四,正二千五百卅二人。亭六百八十八,卒二千九百七十二人。”此记载
A.说明封国仍是朝廷的严重威胁??????D.佐证了西汉时期曾在地方分封诸侯
C.表明西汉以前郡县制尚未推行??????D.填补了县以下基层机构的史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