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英小学同课异构校本研修活动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育英小学“同课异构”校本研修活动方案
根据《小学教务处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要点》安排,11月将举行“育英讲坛”系列活动之“同课异构”校本研修活动。为确保活动的有效开展,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试图假借“同课异构”这种特殊形式,加强全体教师对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流程设计、教学媒体使用等方面的关注程度,为深入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储备思想认知和研究案例。
二、活动主题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活动形式
同课异构。即:内容相同,教法相异;相同的舞台,别样的精彩。
四、活动时间
11月7日至12月7日
五、参与学科
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信息、书法共9个学科,其中舞蹈并入音乐。为方便听课与研讨,除语文与数学各分成两高低两个组别之外(一至三年级为低段组,四至六年级为高段组),其他学科各为一个组别。(英语另文要求)
六、组织领导
1.机构设置
组长:祝志宏
副组长:陈耿红 丁时辉 王 瑶
组员:邢德贵 钟 灵 吴佳秋 史剑波 黄秀梅 涂梅桂 黄小华
任 媛 孟 春 林会俊 郭书强 王武军 王 为 蔡巧英
2.成员分工
祝志宏负责“同课异构”活动的宏观指导;陈耿红负责科学学科;丁时辉负责活动的全面统筹与协调;王瑶负责协调英语学科。
邢德贵负责协调数学、信息、体育学科;钟灵负责协调语文、音乐、美术、书法学科;其余成员具体工作详见附件一和附件二。
七、活动程序
11月7日下发活动方案;
11月8日至13日,各教研组或相关教师根据提供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构思,并于规定时间将教学设计电子稿上交教务处 语数学科15日下午5:00前,其他学科13日下午5:00前 ,纸质教学设计复印若干待上课前发至听课教师;(注:教学设计含教材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流程,教学流程的主要环节说明设计意图)
11月14日至22日,各教研组按要求推出“同课异构”课堂教学;
11月15日至22日,分教研组开展“同课异构”研讨活动 做好研讨记录 ,研讨活动次日将研讨纪录电子稿上交教务处;(注:研讨活动纪录含主持人导语、授课教师反思、教师代表言论、主持人总结)
11月23日至28日,全体教师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或“同课异构”)为主题,构思并完成一篇相关论文或案例,并于28日下午5:00前将电子稿上交教务处;
11月28日至12月6日对上交论文与案例进行评比,并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12月7日进行活动总结。
八、活动要求
语数学科所属组别的各年级各推出1名教师上课(即语数学科各组别3名教师上课),其他学科每组别各2名教师上课;
全体教师应尽可能全程参与本学科所属组别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欢迎跨组听课,若遇课程冲突可自行调课(包括调休);
各学科组活动由相关主持人全程负责;
与本活动相冲突的组内公开课延期推出;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研讨等环节都必须以此为核心;
所有文字稿要仔细校对,拟集结编印成册。
九、活动安排
上课安排。(详见附件一)
研讨安排。(详见附件二)
小学分校教务处
2008年11月7日
附件一:上课安排
组别 主持人 教学内容 授课
教师 时间 班级 上课地点 低段
语文 吴佳秋 二上《清澈的湖水》(第一课时) 刘 娜 20日(3) 201 201 彭 玮 21日(3) 203 203 绪露芳 22日(2) 205 205 高段
语文 史剑波 五上《木笛》(第一课时) 袁宁宁 20日(2) 501 501 游 伟 21日(2) 503 503 陈迎春 22日(3) 505 505 低段
数学 黄秀梅 二上《倍的认识》 李亚星 17日(3) 202 202 叶丽华 18日(3) 204 204 胡春娇 19日(3) 206 206 高段
数学 涂梅桂 五上《平行四边形面积》 陈英明 17日(1) 502 502 叶绿海 18日(1) 504 504 李文琦 19日(1) 506 506 科学 林会俊 四上《水能溶解的一些物质》 林会俊 15日(2) 402 科学室(1) 蔡以乐 15日(3) 404 科学室(1) 音乐 郭书强 四上《山谷静悄悄》 周朝娜 14日(2) 401 音乐室(2) 陶旭丽 14日(3) 403 音乐室(2) 体育 王武军 四上《趣味篮球》 胡士海 14日(2) 405 新篮球场 赖登宵 14日(3) 407 新篮球场 美术 蔡巧英 四上《生长的植物》 陈 超 14日(2) 406 406 胡高丞 14日(3) 408 408 信息 王 为 三上《花香满园》 纪考专 15日(2) 301 信息室(1) 朱晓军 15日(3) 30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