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人口.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職校地理I
第五章 人口
△簡易題 ◎較難題
一、是非題
△(X)1.一地人口的成長是透過出生、死亡、移出與移入等因素交互作用產生,屬於封閉性人口成長;而世界人口僅與出生、死亡相關,屬於開放性人口成長。(第五章,P.80)
△(○)2.工業革命後,生產技術進步,生活水準提升,醫學科技也日新月異,歐美國家的人口成長最快;二戰結束後,歐美國家出生率降低,人口增加的主要來源已轉移至經濟基礎仍薄弱的發展中國家,如:中國與印度。(第五章,P.80~81)
△(X)3.人口遷移因素一般可分為推力、拉力與中間障礙。其中使人口移出的因素為拉力,吸引人口移入的動力為推力,其他阻礙人口移動的因素就是中間障礙。(第五章,P.84)
△(○)4.人口的組成結構可以由性別、年齡、職業與教育程度等特性加以分析,其中年齡與性別是最基本的項目。(第五章,P.85)
△(○)5.勞動人口與依賴人口的比例稱為「扶養比」,其高低可反應出勞動人口要負擔依賴人口的比例,比例愈高,勞動人口負擔愈重。(第五章,P.85)
△(X)6.老年型金字塔顯示幼年人口比例高於老年人口。出生率比死亡率高的情況下,人口總數有繼續快速增加的趨勢,扶養比偏高。開發中國家的人口結構大多呈現這種型態,如:非洲的埃及、剛果等國家。(第五章,P.87)
△(○)7.老年型金字塔特徵是出生率長期維持在低水準狀態,且小於死亡率,因此人口呈現負成長現象。壯年人口比例日漸降低,可能造成國家的勞動力不足,如德國。(第五章,P.87)
△(X)8.目前世界面臨的人口問題不大,只有分布不均一項較為嚴重。(第五章,P.88~90)
二、選擇題
△(B)1.「開放性人口成長」和「封閉性人口成長」的主要差異在於(A)B)C)D)A)B)C)D)A)B)C)D)1850~1882年間,中國境內太平天國兵變,農作歉收,在美國加州則發現大量金礦,需要大量勞工,當時許多中國的農民便冒著風險去美國當礦工,成為當時美國採礦乃至日後興築鐵路的主力。」根據上述,中國農民遠渡重洋成為美國華工的原因,屬於「推力」的是(A)B)C)D)(甲)(丁)A)B)C)D)A)B)C)D)(甲)(丁)A)B)C)D)A)B)C)D)(甲)(丁)A)B)C)D)1982年人口普查的結果,山東省年齡1歲以下的男女性比例為109.2:100,但到了1990年,這項比例卻劇增為115.9:100,使得山東省當局急忙尋求解決之道。」根據上述判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B)C)D)65降為40,表示該國可能發生了下列何種現象?(A)B)C)D)A)B)C)D)(甲)(丁)A)B)C)D)(甲)(丁)A)B)C)D)
△(D)15.若一個國家的人口金字塔為「增長型」,則會有下列那一種人口問題?(A)B)C)D)A)B)C)D)73年,生育率已降至人口替代水準之下,以至近年來臺灣地區的人口增加逐漸緩和,但未來20年人口仍將繼續增加」(乙)「近年來,臺灣死亡率有稍微增加的趨勢」。(甲)(乙)兩項敘述分別與何項因素有關?(A)B)C)D)(甲)(丁)A)B)C)D)(甲)(丁)A)B)C)D)A、B、C、D四個國家的人口年齡組成,請回答下列問題。(第五章,P.86)
國家
百分比 A B C D 0~14歲(%) 33 44 30 35 15~64歲(%) 65 54 50 55 65歲以上(%) 12 2 20 10
(1)(2) (3)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