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丛欢)14局麻药.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思考题 影响局麻药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常用局麻药有何毒性? * * * * * 眩晕、烦躁、肌肉震颤、焦虑---神志错乱、强直、惊厥 * * * * * 第十四章 局部麻醉药 local anesthetics 教学目标 掌握:局麻药作用机制,临床应用 熟悉: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的特点 局麻药的不良反应 了解:其他局麻药的作用特点 局麻药(lacal anaesthetics) 是一类以适当的浓度局部应用于神经末梢或神经干周围,能暂时、完全、可逆地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在意识清醒的条件下使部痛觉等感觉暂时消失,而对各类组织无损伤性影响的药物 酯类 普鲁卡因 丁卡因 酰胺类 利多卡因 布比卡因 分类 【局麻作用及作用机制】 神经纤维丧失兴奋性、传导性 阻断神经细胞膜钠通道→阻滞Na+内流 局麻作用与Na+通道状态---频率依赖性 有关任何神经元均阻断 局麻药作用示意图 局麻作用 与神经纤维的直径成反比 传入神经(痛觉温觉触觉压觉) 中枢神经元(抑制性神经元 兴奋性神经元) 传出神经(自主神经 运动神经) 心肌传导纤维 麻醉顺序: 影响局麻药作用的因素 局麻组织pH 血管收缩情况 药物浓度 神经干和神经纤维的粗细 表面麻醉 浸润 麻醉 传导麻醉 硬膜外麻醉 蛛网膜下腔麻醉 【临床应用】 腰麻与硬膜外麻醉方法比较 蛛网膜下腔麻醉 硬膜外麻醉 药量 1 5~10 起效 快 慢 术后头痛 + _ 呼吸麻痹 + _ 应用范围 下肢,下腹部 更广 血压下降 易发生 少 注意 药液比重,体位 误入蛛网膜下腔 普鲁卡因(procaine) 特点: 1.短效、局部封闭 2.穿透力弱,不用于表面麻醉 3.对氨基苯甲酸PABA 4.过敏-皮试 常用局麻药 利多卡因(lidocaine) 特点: 1.起效快,作用强而持久 2.穿透力强,安全范围大--全能麻醉药 3.快速耐受性 目前应用最多的局麻药 4.中毒反应较重-用普鲁卡因过敏者 丁卡因(tetracaine) 特点: 1.比普鲁卡因强10倍,表面麻醉 2.代谢慢,吸收迅速,易发生毒性反应 布比卡因(Bupivacaine) 特点: 1.比利多卡因强45倍,作用持续时间长, 2.主要用于浸润,传导和硬膜外麻醉 3.严重的心脏毒性 分类 脂溶性 穿透力 相对作用强度 相对毒性强度 作用T ( h) 普鲁卡因 低 弱 1 1 1 丁卡因 高 强 10 10 2~3 利多卡因 中等 强 2 2 1~1.5 布比卡因 高 弱 6.5 >4 5~10 表14-3 常用局麻药比较表 【吸收作用和不良反应】 1.吸收作用 (1)CNS--先兴奋后抑制 (2)心血管系统--膜稳定作用 心脏抑制,血管扩张 2.变态反应--酯类局麻药多见 A型题 1.局麻药的作用机制是( ) A 阻止钙离子内流 B 阻止钠离子内流 C 阻止钾离子外流 D 阻止氯离子内流 E 降低静息膜电位 B A型题 2.普鲁卡因不可用于哪种局麻方法( ) A 蛛网膜下腔麻醉 B 浸润麻醉 C 表面麻醉 D 传导麻醉 E 硬膜外麻醉 C A型题 3.延长局麻药作用时间的常用方法是( ) A 增加局麻药浓度 B 加入少量AD C 注射麻黄碱 D 增加局麻药溶液的用量 E 调整药液pH至微碱性 B 新进展 局麻药可能的替代机制(P物质的抑制作用)以及脊髓麻醉的选择性靶点等领域研究,有可能发现更好的新药 * * * * * * * * * * * * * * * * * * * 眩晕、烦躁、肌肉震颤、焦虑---神志错乱、强直、惊厥 * * *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