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课程网站系统分析开题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开题报告
《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课程网站系统分析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研究意义: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教学管理手段也在不断的变化,如何与网络接轨,抓住信息化的契机,提升学院教学水品与授课能力便成为了现代高校面临的一个问题。这次我们设计的《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课程网站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一个信息化教学平台,构架起道路,将学院管理层,学生,教师与社会联系起来,这个网站的开发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对提高课程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预期目标:本课题是为《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课程网站进行系统规划与分析。本人将采用结构化分析法,按照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完成对系统的初步调查与详细调查,了解系统建设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建立系统的功能模型,完善系统的业务流程,构造出系统的逻辑结构,以达到提高学院的办课效率的目标,同时还能起到一个对学院的宣传的作用。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内,张会杰(2008)2003年教育部首次启动课程建设工程,课程建设要求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课程。接着,课程二期建设工程已于2007年启动。认真分析和把握课程建设工程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提高我国高等学校课程教学的质量,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更健康地发展。
龚志武(2008)5年后,应着重关注如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使更多的学生切实享受优质教育。也即从早期的抓建设逐步转移到对今后应用效果的关注和研究上,反过来,应用效果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课程的设计与制作。因此,高校课程政策应从早期关注建设和规划,逐步向关注应用,改善教学效果转移。
关于远程教育在中国的发展,洪建标(2009)2005年中国网络教育用户达到795万人,市场规模达到165亿元,比2004年增长14%。2006年中国网络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创记录的202亿元,比2005年增长23%iResearch艾瑞市场咨询预测,在2009年以及2010年中国网络市场将分别达到360亿元以及441 亿元。网络教育用户2010年预计将达到2350万。由此可见,社会对网络远程教育的需求是庞大的。
当讲到远程教育在国内的发展趋势,戴菊伟(2009)2004)在《课程建设与精品课程项目的实践和思考》一文中提到《大百科全书·教育》,其认为课程指的是“课业及其进程”,也即学习的范围和进程。在西方,英语“curriculum”一词来源于拉丁语,现指学校的课程,即教学的内容和计划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活动的总和;狭义指一门教学的科目。高等学校的课程具有不同的分类,例如学科课程,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核心课程等。课程理论有很多学派,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理论”认为:课程不再是确定性的产品,而是一个动态和创造性的过程,它强调个体在课程实践中体验,强调学习者通过理解和对话寻求意义,文化和社会问题。它具有“3R”特征:丰富性(Richness),课程的深度,意义,关联性(Relations),课程结构内部的联系,与外部文化,世界的联系,严密性(Rigor),确定性(每一种观点都有特定的假设与背景)与不确定性(选择的多样性与系统的开放性)的统一。
在国外具体的例子上,王珠珠在《制度保障均衡发展——加拿大远程教育发展启示录》一文中以加拿大为例,安大略省的E—workshop项目由教育部投资。TV Ontario按照课程标准开发制作资源平台。开展远程教育。Tv Ontario是提供远程教育的技术设施等的技术后勤机构。有别于直接提供远程教学服务的各种学校,它可算作间接为学生服务的远程教育机构。E—workshop项目除了“专业论坛”和“笔记本”两处需要注册方可使用外。平台上的其他资源都全面开放,服务于教师,学生,家长等多类用户。目前网站的日常维护是8人。平台界面简单亲切易操作。导航设计精心,因此非常受欢迎。追踪统计表明,每月有15000—18000名教师使用该平台。多达100万教师得益于该平台的远程培训功能。在地广人稀的加拿大,这种远程教育方式非常有效。
Lee Ayers Schlosser(2009)在《Distance Education: Definitions and Glossary of Terms》一书中给远程教育下了三个定义,第一个定义是具有完善的体制的远程教育才是真正的远程教育,这是远程教育与其他教育方式的主要不同。第二个定义是远程教育要求教师与学生要在地理上分隔,教师提出要求后学生将在不同时间与地点回应。第三的定义要求远程教育能使学生能够与教师和他人之间形成交流,同时还将共享彼此间的资源,实现信息与经验的共享。
在远程教育在国外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一定的阻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