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浅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0
PAGE 12
第1章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电子商务近几年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我国的物流配送也有了初步的发展。物流配送能够扩大电子商务的市场范围,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电子商务活动的效率与效益,物流配送是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然而,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物流配送却不能很好地满足电子商务的需求,物流配送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发展现状,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浅析我国现阶段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第2章 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现状
2.1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定义 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是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物流和配送,是指物流配送企业采用网络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的硬件技术、软件系统及先进的管理手段,针对社会需求,严格地、守信用地按用户要求,按时按量的送交没有范围限制的各类用户以满足其对商品的需求。
2.2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特点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既有电子商务本身的电子化、信息化等特点,还具有物流配送本身的一些特点。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作为一种新兴的商务活动,除了具有传统商务活动的特点外,还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1)信息化:主要表现为配送信息的商品化、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信息存储数字化 (2)自动化:如条码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 (3)网络化:主要指物流配送体系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化和组织网络化,以及所谓的企业内部网络化Internet。物流配送网络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是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
(4)智能化:物流配送作业运用大量的运筹和决策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搬运路径的选择、自动导向车的运行轨迹和作业控制、配送中心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等。 (5)柔性化:物流配送柔性化即配送中心根据消费需求的“多品种、多批次、短周期”等特点,灵活组织和实施物流作业,实现配送活动的柔性化。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以一种全新的面貌成为流通领域的改革先锋,并借助电子商务的优势将物流配送的便捷和高效体现出来,为企业和供应链服务。
2.3 我国物流配送发展概况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管理体制混乱,机构多元化。原物资部、原商业部、对外经贸部、交通部以及中央其他各部均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领导。这种分散的多元化管理使得集约化经营优势难以发挥,规模经营、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
近年来,随着连锁商业的发展,配送中心的建设受到重视,特别是连锁企业自建配送中心的积极性很高。目前全国有700多家连锁公司,较大型的连锁公司已在建设自己的配送中心,一些店铺数量少、规模不大的小型连锁企业也的筹建配送中心,以期实现100%的商品由自己的配送中心配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各种类型的物流配送中心1000多家,以上海和广东数量最多。此外,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的许多企业在我国的大城市也建有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由于我国现代物流配送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在经营中存在着种种弊端和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已认识到这些问题,正从宏观调控上引导我国物流配送业朝着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新型物流配送方向发展, 一些政府官员、企业界、理论界人士也在共同进行着这方面的探讨,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向精细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制造商为了满足大众的需求采用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相应地,多品种小批量的配送方式也随之产生。国内大多数企业都面临物流成本上升、投资物流现代化能力不足以及专业人才缺乏等物流问题。面对上述种种因素,今后物流业将向专业化分工重效率、同业或异业合作重互补、聚集合作经营重综效等三大趋势发展。
第3章 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
物流配送是完成电子商务完整交易过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电子商务所发生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着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活动。其中信息流、商流、资金流三者都要通过信息网络完成,而唯独物流,作为众流中最为特殊的一种,是实物的传递,不能通过信息网络完成,必须通过把实物位置转移到购物者手中,才算完成交易,它是实现整个交易过程的最终保证,可以说,没有真正意义的物流配送,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信息传送的保证,而物流配送是实物执行的保证。
物流配送是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现在的HYPERLINK /gongxue/科学技术、管理和实践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