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初探.doc

发布:2017-06-20约2.67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初探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同时也是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式。但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要讲究提问的技巧,以便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知识。因此,本文以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为例,对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极性了分析,并探讨了几点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方法策略,希望对发挥课堂提问的实际作用有所裨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引言 将课堂提问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难点,而且还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小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还能够充分把握知识的重点,锻炼自己的思维创新能力,对于小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一、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现状 1、以教师提问为主 从大部分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我们可以发现,课堂提问仍然以教师提问为主[1],而学生提问的现象则少之又少。虽然这样有利于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课堂教学毕竟需要以学生为主,这种以教师提问为主的教学方式,很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被动式的跟着教师的提问进行思考,同样影响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这与当前的教学目标存在很大出入 2、以记忆性提问为主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时,教师通常会选择一些偏记忆性的问题进行提问,以此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提问方式虽然锻炼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但是一味的以记忆性提问为主,容易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式,学生只懂得死记硬背,却忽视了自身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旦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需要自己思考的问题,完全不懂得如何应对 3、以举手回答和齐答为主 举手回答和齐声回答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常见的答题方式,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凡是举手的学生都是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教师让他们回答问题,虽然保证了课程的进度,但是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不仅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反而让其与优等生的差距增加。此外,在齐声回答问题的过程当中,自然也是优秀生回答的声音大,差等生几乎不出声。久而久之,学生成绩将会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课文有效的方法策略 1、精心设计问题,保证提问的科学性 要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首先应该提高课堂提问的科学性。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提问之前进行精心准备,避免在课堂中随意发问,影响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在讲解加法运算的时候,一般都会给学生出题目,了解学生对加法知识的掌握程度。此时“3加7等于几”这种类似的问题会随时出现。因为该问题简单明了,学生能够给出快速答案,并且没有必要进行深度讨论。其实,这样的提问就可以看做是无效提问,原因是其不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因此,我们可以尝试换种提问方式,比如“几加几等于10?”该问题一出,效果肯定不一样。主要是因为这种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学生需要给出多种数字组合。在笔者看来,利用这种提问方式,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是保证了提问的有效性。可见,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之前,对问题进行精心设计,是保证提问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 2、实施开放提问,让提问更具开放性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是一件在普通不过的事情,小学生也已经习以为常,此时要想进一步发挥课堂提问的价值,可以采取开放提问的方式,提高提问的广度,还可以让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这样能够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2]。比如在讲解小数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小数?有的学生会说自己的身高,有的学生会说自己的体重,也有的学生会说超市中的蔬菜水果价格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实际生活中存在的,更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共鸣。而且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也容易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这种提问自然也属于有效性提问。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提问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并在未来的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 3、老师提问之后一定要给与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除了课后作业,课堂提问是教师考察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主要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知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并对其加以强化。同时,学生不同,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自然也存在差异,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提问发现不同学生的强弱领域,进而适当改变自己的授课进度,以便对学生实施针对性教育。但是,教师提问过后,不能急于求成,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问题时间,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同时还需要做到有问必答,有答必精。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适合当前知识结构、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的问题,进而能够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彻底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