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项目四 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1 培养基的定义及其分类;
1) 按成分分:
;天然培养基:
天然培养基是指利用各种动、植物或微生物的原料,其成分难以确切知道。
用作这种培养基的主要原料有:牛肉膏、麦芽汁、蛋白胨、酵母膏、玉米粉、麸皮、各种饼粉、马铃薯、牛奶、血清等。
用这些物质配成的培养基虽然不能确切知道它的化学成分,但一般来讲,营养是比较丰富的,微生物生长旺盛
这种培养基的稳定性常受生产厂或批号等因素的影响;合成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是一类化学成分和数量完全知道的培养基,它是用已知化学成分的化学药品配制而成。
这类培养基化学成分精确、重复性强,但价格昂贵,而微生物又生长缓慢,所以它只适用于做一些科学研究,例如营养、代谢的研究。;半合成培养基:
在合成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或几种天然成分;或者在天然培养基中,加入一种或几种已知成分的化学药品即成半合成培养基。
;2) 按形态分:;固体培养基:
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凝固剂即成固体培养基。常用作凝固剂的物质有琼脂、明胶、硅胶等,以琼脂最为常用。固体培养基在实际中用得十分广泛。在实验室中,它被用作微生物的分离、鉴定、检验杂菌、计数、保藏、生物测定等。
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5%的琼脂粉。
;半固体培养基:
如果把少量的凝固剂加入到液体培养基中,就制成了半固体培养基。以琼脂为例,它的用量在0.2~1%之间。这种培养基有时可用来观察微生物的动力,有时用来保藏菌种。; 3)按用途分:;鉴别培养基:
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使难以区分的微生物经培养后呈现出明显差别,因而有助开快速鉴别某种微生物
;
增菌培养基:
能够给微生物的繁殖提供较适当的生长环境的培养基,又可分选择性增菌培养基(如SC、RV、Frasher mothe、mEC等)和非选择性培养基(如营养肉汤)。
;运输培养基:
在取样后和在实验室进行样品处理前的时间保护和维持为生物活性的培养基,如Amies运输培养基。
保存培养基:
用于在一定期限内保护和维持微生物活力,以防对微生物在长期保存中产生不利影响,或使微生物在长期保存后容易复苏的培养基,如Dorset卵黄培养基、菌种保存琼脂等。
;
复苏培养基:
能够使受损或应激的微生物修复或使微生物恢复正常生长能力,但不一定促进微生物繁殖的培养基。
多种用途的培养基:
同时具有多种用途的特定培养基,如血琼脂(复苏、分离、鉴别培养基)。
;根据培养基的营养成分是否“完全”,可以分为基本培养基、完全培养基和补充培养基,这类术语主要是用在微生物遗传学中
根据培养基用于生产的目的来区分,可以分为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
专门用于培养自养微生物的无机盐培养基等
;即用型培养基:
以即用形式置于容器中(如平皿、试管等)供应的培养基。
商品化脱水培养基:
不立即使用的干粉形式的培养基,可分为完全现成的培养基和不完全现成的培养基
实验室自己制备的培养基;2.2 培养基的使用;添加成分的加入:添加成分达室温,加入到冷却至47±2℃的培养基中。
平板培养基的制备和储存:直径90mm的平板通常倒入15ml琼脂培养基,至少12mm。凝固冷却后写上日期,存放在暗处和/或放在4—12 ℃冰箱中的密封袋中,最多存放1周。;培养:每垛最多堆放6个平板;对于液体培养基,体积、内容物量、容器类型、培养类型等因素影响培养温度。
培养基的弃置:所有污染的和未使用的培养基的弃置必须采用安全的方式。
;培养基的质量测试
每批培养基制备好以后,应仔细检查一遍,如发现破裂、水分浸入、色泽异常、棉塞被培养基沾染等、均应挑出弃去。并测定其最终pH
将全部培养基放入36±1°C恒温箱培养过夜,如发现有菌生长,即弃去
用有关的标准菌株接种1~2管或瓶培养基,培养24~48小时,如无菌生长或生长不好。应追查原因并重复接种一次,如结果仍同前,则该批培养基即应弃去,不能使用;培养基的保存
培养基应存放于冷暗处,最好能放于普通冰箱内
放置时间不宜超过一周,倾注的平板培养基不宜超过3天
每批培养基均必须附有该批培养基制备记录副页或明显标签
能发生化学反应或含用不稳定成分的固体培养基不能批量制备和再次融化使用;2.3 常见培养基的分析;1、平板计数琼脂(PCA)
胰蛋白胨 5.0g ---提供氮源和氨基酸
酵母粉 2.5g ---提供B族维生素等因子
葡萄糖 1.0g ---提供碳源
琼脂 8~15g ---凝固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