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专题03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精讲.ppt

发布:2016-08-09约4.54千字共5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角度4 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2013·江苏,3AB) * [高考印证] * 答案 A * [应用体验] * 答案 A * 知识链接 离子检验的基本步骤:(1)通过观察初步判断(固体,溶液的颜色等);(2)化学方法进一步确认(利用特征反应);(3)根据现象得出结论。 角度发散 在离子检验时除了考虑各离子的特征反应外,还要注意排除离子间可能存在的干扰。 考点四 离子的检验、推断和鉴别 角度1 离子的检验[2013·四川化学,9(1)] * 知识链接 离子推断题的解题关键在于掌握离子的特征反应以及离子间的共存情况。注意离子推断的四项原则: 角度2 离子的推断(2013·上海,17) * 知识链接 物质鉴别时的注意事项:(1)“先取样,后操作”,若待检物是固体,应先将其溶解再取样检验;取样时,取少量实验,防止污染试剂。(2)并列实验,每次实验,都要另取新溶液,避免已加试剂干扰;若连续实验,注意试剂的来源。(3)用一种试剂鉴别多种物质,所选试剂必能和被鉴别物质大多数发生特征反应,且能产生不同的实验现象。(4)“先现象,后结论”,即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角度3 物质的鉴别(2013·全国大纲,10D) * [高考印证] * 答案 B * 4.(2013·巴中模拟)某同学为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常见的四种无机离子,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该实验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 [应用体验] * * 答案 B * 知识链接 (1)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和具有还原性的物质间不一定都能发生反应,“两强相遇才反应”。(2)含同种元素的高价态物质与低价态物质反应时“价态不交叉、不换位”且“无中间价态不反应”。(3)应用电子转移守恒计算时,注意得失电子的原子(或离子)的数目。 防范1 不能正确使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一些规律 * [防范演练] * 答案 C * 知识链接 正确书写和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要注意:(1)要符合客观事实,如Fe发生置换反应只能生成Fe2+,HNO3与金属反应不能生成H2。(2)合理拆分化学式。只有强酸、强碱或易溶于水的盐才能拆成离子形式,而沉淀、氧化物、弱电解质、气体等不能拆分。(3)注意题设条件及要求,如用量的多少及试剂滴加顺序等。(4)注意反应前后电荷、质量、得失电子是否守恒。(5)注意阴、阳离子的比例与它们形成化合物时的比例是否相符;(6)查等号、可逆号是否应用恰当;(7)注意反应环境、物质的溶解性、反应的可能性。 防范2 不能正确书写和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 * [防范演练] * 答案 D * 知识链接 (1)正确分辨溶液的酸碱性,特别要注意给出的c(H+)或c(OH-)是由水电离出的还是溶液中的。(2)充分挖掘限制条件,如离子颜色、透明、溶液的酸碱性、氧化还原反应、水解相互促进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还是一定能大量共存、不能大量共存等。 防范3 忽视离子大量共存的隐含条件 * [防范演练] * 答案 A * 所谓“守恒”思想就是以化学反应过程中存在的某些守恒关系,如原子守恒、得失电子守恒或电荷守恒等作为依据,寻找某些特殊的等量关系。其特点是抓住变化过程的始态和终态,忽略中间过程,利用其中某种不变量建立关系式,从而简化思路,快速解题。 守恒思想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 1.质量守恒就是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依据该定律和有关情况,可得出下列等式:(1)反应物的质量之和=生成物的质量之和。(2)反应物减少的总质量=生成物增加的总质量。(3)溶液在稀释或浓缩过程中,原溶质质量=稀释或浓缩后溶质质量(溶质不挥发、不析出)。 * 2.电荷守恒就是指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它主要包括:(1)化合物的化学式中存在的正负化合价总数绝对值相等的原则;(2)离子反应前后净电荷数相等;(3)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该法常用于计算溶液中已知多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或浓度)来计算某一离子的物质的量(或浓度)等。 * 3.电子得失守恒指的是化学反应中(或系列化学反应中)氧化剂所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所失电子总数相等。即氧化剂的物质的量×变价元素的原子个数×化合价的变化值=还原剂的物质的量×变价元素的原子个数×化合价的变化值。该法常用于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电解池的计算等。 * 在100 mL含等物质的量HBr和H2SO3的溶液里通入0.01 mol Cl2,有一半Br-变为Br2(已知Br2能氧化H2SO3)。原溶液中的HBr和H2SO3的浓度都等于 (  )。 A.0.007 5 mol·L-1   B.0.008 mol·L-1 C.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