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岗位实训》教案 模块4 往来业务会计岗位实训(电子工业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模块4 往来业务会计岗位实训
本章教学提要
教学重点:往来结算业务的核算程序与方法;
坏账的计提、确认、账务处理;
三栏式明细账的登记;
总分类账的登记;
往来业务核算中总账与明细账的核对。
教学难点:坏账的计提、确认、账务处理。
本章教学内容
企业往来业务涉及到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应收票据、应付票据、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等,是会计核算业务中核算量大、要求较高的一个会计核算岗位。本模块主要介绍:企业往来结算业务的核算程序与方法,往来业务核算的总账和明细账的登记与核对,以及坏账的计提、发生坏账的确认和进行账务处理的方法。
应收账款的核算
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的确定
应收账款通常应按实际发生额计价入账。其入账价值包括: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的价款、增值税,以及代购货方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等。计价时还需考虑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等因素。
商业折扣
商业折扣是销货企业为了鼓励客户多购商品而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扣除,对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企业只需按扣除商业折扣后的净额确认应收账款,折扣这一部分,不需在买卖双方任何一方的账上反映。
现金折扣
现金折扣是债权人为了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现金折扣通常发生在以赊销方式销售商品及提供劳务的交易中。企业为了鼓励客户提前偿付货款,通常与债务人达成协议,债务人在不同的期限内付款可享受不同比例的折扣。现金折扣一般用符号“折扣率/付款期限”来表示。例如买方在10天内付款可按售价给予2%的折扣,用符号“2/10”表示;在20天内付款按售价给予1%的折扣,用符号“1/20”表示;在21—30天内付款,则不给予折扣,用符号“N/30”表示。
存在现金折扣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入账金额的确认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总价法,另一种是净价法。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的规定,企业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应按“总价法”确认。即将未扣减现金折扣前的金额(即总价)作为实际售价,记作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销售方把给予客户的现金折扣视为融资的理财费用,会计上作为“财务费用”处理。
应收账款的会计处理
企业发生的应收账款,在没有商业折扣的情况下,按应收的全部金额入账。即当产品销售发出开具增值税发票后,根据托收全部价款借记“应收账款”,根据产品的销售额贷记“主营业务收入”账户,根据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账户;如果以存款代垫运费,再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坏账的确认
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
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账款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账款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能够收回的应收账款,应当计提坏账准备。
一般来讲,企业的应收账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确认为坏账:
因债务人破产或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遗产偿债后,确定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
因债务单位撤消,资不抵债或现金流量严重不足,确实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
因发生自然灾害等导致债务单位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的债务,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
因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3年,经核查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
企业提取坏账准备时:借记“管理费用-计提的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坏账准备上”科目。
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计“管理费用-计提的坏账准备”科目。
发生坏账损失时: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其它应收款”科目。
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损失以后又收回时:借记“应收账款”、“其它应收款”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其它应收款”科目。
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该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 备抵法是按期估计坏账损失,形成坏账准备,当某一应收账款全部或部分被确认为坏帐时,应根据其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金额。
采用这种方法,一方面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管理费用,一方面设置“坏账准备”科目,待实际发生坏账时冲销坏账准备和应收账款金额,使资产负债表上的应收账款反映扣减估计坏账后的净值。在这种方法下,企业应设置“坏帐准备”科目,贷方登记每期提取的坏账准备数额,借方登记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冲减的坏账准备数额,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企业已经提取但尚未转销的坏账准备数额。
坏账准备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当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取坏账准备金额-(+)“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借方)余额
企业采取备抵法进行坏账核算时,首先应按期估计坏账损失。估计坏账损失有三种方法:即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销货百分比法三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及提取比例等均由企业自行确定,而且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