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七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配位平衡.pdf

发布:2017-09-24约2.72万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7. 配位化合物和配位平衡 1. 配位化合物的发现  1798年法国化学家塔萨特(Citoyen Tassaert)在放置过夜的氯 化钴CoCl 和过量氨水的混合溶液中,发现了一种橙黄色晶 2 体,含有1份CoCl 和6份NH ,化学组成是CoCl •6NH 3 3 3 3  随后的一个世纪内,大量类似的化合物被发现。如:PtCl4 和NH 之间形成的系列化合物:PtCl •6NH ,PtCl •5NH 3 4 3 4 3  氨在其中相当稳定,不会因温热而失去;它们的水溶液有 导电性;在水溶液中,NH 不易被外加的强酸中和;而Cl却 3 能全部或部分地被外加的AgNO 溶液沉淀 3 +  PtCl •6NH 中的Cl能全部被Ag 离子沉淀,在水溶液中电离 4 3 + 时形成5个离子;PtCl •5NH 中的Cl只有3/4能被Ag 离子沉 4 3 淀,在水溶液中电离时形成4个离子 2. 维尔纳配位理论的建立 Alfred Werner (1866-1919) 瑞士化学家 1913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 金属离子除了能以 “主价”(即寻常的原子价)和价数相当的 负离子结合外,还存在着某种能与额外离子或分子紧密结合 的 “副价”。金属离子的 “副价”也有确定的数值,例如: +3价钴和+4价铂的副价都是6  金属离子通过 “副价”与一定数量的分子和离子结合形成络 合物的 “内界”,而多余的离子则留在 “外界”。在 “内界” 的分子和离子同金属离子的结合很稳定,它们不会分解也不 容易在溶液中电离;而 “内界”和 “外界”之间的结合不稳 定,处在 “外界”的离子很容易在水溶液中电离。 [Pt(NH ) ]Cl ,[Pt(NH ) Cl]Cl 3 6 4 3 5 3  根据许多络合物能够形成多种异构体的事实,维尔纳进一步 指出:金属原子的副价有空间指向 [Co(NH ) ]2+ [Zn(NH ) ]2+ 3 6 3 4 3. 配位化合物的组成 [Ag(NH ) ]Cl [Cu(NH ) ]SO 3 2 3 4 4 K [PtCl ] K [Fe(CN) ] 2 4 3 6 [Co(NH ) Cl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