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发布:2017-01-17约3.27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070202 授予理学硕士学位) 一、学科专业简介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包含如下研究方向:粒子物理、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物理、夸克物质物理、相对论重离子碰撞实验、高能碰撞唯象学,以及高能核天体物理。本专业方向是以国内及国际大型加速器及宇宙线实验为依托,在粒子物理方向,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物质的最基本构成、性质、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在原子核物理方向,研究内容包括GeV至TeV能区的重离子碰撞, 在理论上涉及高能重离子碰撞动力学及形成夸克物质的机理,粒子碰撞与粒子产生物理模型,夸克物质信号的预言;实验研究包括高能核-核碰撞的实验数据处理;高能核-核碰撞实验计算机模拟与物理分析;粒子探测新技术与数据获取技术研发,核电子学以及新型探测器的研发和研制,探测器软件研发及网格计算技术在实验模拟及数据分析中的应用等;目标是探寻夸克物质信号,检验格点量子色动力学(QCD)的预言,研究TeV能区的新物理。该专业方向有长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基础,师资力量雄厚,有良好的国际国内合作环境,“粒子物理研究所”、“湖北省高能物理重点实验室”及批准建设的“夸克与轻子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提供了科学研究环境的有效保障。 二、培养目标 掌握坚实的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有关方向的国内外研究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有关专门技术工作能力,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三、研究方向简介 1 粒子物理 从理论和实验上研究物质的最基本构成、性质、相互作用及其规律 2 夸克物质物理 夸克物质的硬探针信号、夸克物质的色超导相变、夸克物质的耗散性质和集体效应、核环境中的微扰QCD理论、有限温度场论等。 从GeV至TeV能区的重离子碰撞动力学、密度物质动力学、相变机制及粒子产生机制 高能核-核碰撞的实验数据处理;高能核-核碰撞实验计算机模拟与物理分析;粒子探测技术与数据获取技术及核电子学核新型探测器研发;探寻夸克物质信号及新物理 四、学习年限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修年限为2至3年。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实行学分制,要求总学分为3-38学分,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 六、实践环节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硕士生的教学实践,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内容是协助本专业主讲教师为本科生课程及低年级的学士学位专业主干课作辅导答疑;主持习题课;指导实验课;协助指导本科生论文写作。成绩合格者,计1学分。 每个硕士生参加必须参加本学科的学术活动8次以上,其中1次必须是校外学术活动,每次都要有1千字以上的学习报告(由导师和导师组规定具体要求),并填写《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考核表》。成绩合格者,计1学分。 七、科学研究 1、本专业硕士生在校期间应至少完成1篇课程论文,2篇学术论文达到期刊发表的水平,其中应至少有一篇在国内核心刊物公开发表。 2、本专业硕士生至迟应在第四学期中确定学位论文题目,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订出学位论文工作计划,论文开题报告一般定在第五学期。 八、学位论文 本专业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学术要求为: 1、学术性。研究理论物理学当前关注的有意义的课题,致力于解决其中的某个或一部分问题。 2、新颖性。提出有新意的理论思想,或提出有新意的物理观点,或按照基本理论对物理现象做出新的解释,或建立有新特点的研究方法。 3、工作量。论文应反映硕士生有大约一年时间致力于学位论文相关的工作。 4、全面性。较全面地对硕士生的综合能力作训练。 九、培养方式与方法 采取理论学习和科研相结合,导师指导和课题小组集体指导、培养相结合,经常参加国内学术交流会议,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和研究生的主动性,以灵活的方法,着力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并力求进取和创新。 十、其它 1、凡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录取的硕士生,均须补修本科大学主干课程至少4门。并且考试须同堂同卷。不计学分。 2、本专业硕士生必须认真阅读“本专业硕士生必读书目”所规定的书籍,并认真做好笔记;导师定期检查硕士的阅读笔记,并根据其笔记,评定成绩。 3、本专业硕士生在学期间,至少参加一次学术活动(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会、学术会议等),并将有关情况记入《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登记表》。学业结束前,由导师对其进行考评。 4、凡本培养方案规定标准以及有关要求,按《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参加考核及成绩管理的暂行规定》执行。 5、每位硕士生须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本人实际,在入学内,制订出个人培养(学习)计划。个人培养(学习)计划经导师和专业指导组组长审定后,报院、系、所和研究生处备案。 6、本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完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