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
10002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 韩智红
吕性心力衰竭惠者常合并各种心律失常,由于大多数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负性肌力作用,以及心力
.
1 衰竭惠者的特殊性,增加 了此类患者的临床处置难度。本文根据ACC/AHA 《成人心力衰竭诊
疗指南更新》 (2009)、AHA/ACC/ESC 《心房颤动治疗指南》 (2006)及我国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
疗指南》 (2008),对,l占床中常见的心律失常治疗原则进行简介。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原则 的危险,所以无论是否达到了窦性心律,均应应用华法林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上性心律失常 抗凝治疗。
心力衰竭患者病程中常伴有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 2 房速和房扑 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如房速和房扑
可见于心肌病变影响心房和左、右心室容量或压力负荷过 的1:1或2:l传导,是临床上导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常
重使心房扩大的情况。 见原因,但最大可能还是心力衰竭发展的一个阶段。对于
1 心房纤颤 是心力衰竭患者最常见的室上性心律失常, 此类患者,可给予药物或电复律治疗,可选用的药物主要
发生率为1O%~30%,严重影响患者的症状与预后。在药 是胺碘酮,效果欠佳者可考虑进行导管消融治疗。治疗时
物治疗方面,目前关于节律控制与室率控制的地位相当, 应观察患者左心室内径的变化情况,常于1~2个月恢复正
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选择。 常。当然,也可考虑控制室率的治疗,应用药物同房颤的
控制节律的药物 目前仅有胺碘酮,临床应用中应注 治疗 ,但通常效果欠佳,因此,消融房室结+永久心室起
意监测其器官毒性。其他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如索他洛 搏治疗是最后的选择。
尔、多非利特)的应用证据不足。 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由 房扑患者的抗凝治疗同房颤者。
于其明显的负性肌力作用 ,不宜应用。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的室性心律失常
控制室率的药物主要为洋地黄类和 B受体阻滞剂。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因心肌本身病变与心室张力增高
口服地高辛减慢静息时房室传导的作用强于运动状态,而 等原因而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心功能不全的加重、
运动时应用D受体阻滞剂比地高辛更为有效。因此,常联 电解质紊乱、洋地黄中毒等常是其诱因。
合使用。心力衰竭失代偿阶段应用 p受体阻滞剂应特别谨 对于此类患者首先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改善心脏功
慎,从小剂量开始。p受体阻滞剂无效或禁忌者可选用胺 能,控制促发因素,如补充钾、镁以有利于减少室性心律
碘酮。控制 目标为静息心室率80~90次/min,一般运动时 失常的发生,再根据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
心率I10~130次m/in。 l 室性期前收缩 B受体阻滞剂作为起始治疗药物,对于
导管消融治疗出现房颤的心力衰竭患者已被列入指 已经应用的患者,如心率允许、心功能能够耐受,可增加
南,但其实用价值 目前尚不清楚,有可能为部分患者带来 剂量 ,但要注意使用已经获得试验证据的药物 ,如美托洛
福音。 尔、比索洛尔和卡维地洛。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可用于复杂
药物治疗不能控制心动过速者 ,可能需要消融房室结 室性期前收缩的患者,胺碘酮可使总死亡率明显下降。因
+永久心室起搏治疗。 为I类抗心律失常药有负性肌力作用,所以不宜应用。
所有有房颤病史的心力衰竭患者 ,如无禁忌,均应使 临床中可见由频发室早引起的心律失常心肌病,患者
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并使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维持在 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