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故事》(教学设计)苏少版2025美术一年级下册.docx
苏少版小学美术一年级《画画故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古人记录生活和故事的方式,认识雕版书籍及插图版画;学会运用文字与图画相结合的形式叙述生活趣事,能够创作图文结合的故事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提问、欣赏、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在创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古人记录故事的方式,掌握图文结合叙述故事的方法,创作图文并茂的故事作品。
难点:如何巧妙地将文字与图画融合,生动形象地展现故事内容,使作品富有创意和感染力。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古人记录生活的图片、雕版书籍《西厢记》插图版画、图画日记范例等。
绘画工具,如彩笔、油画棒、绘画纸、勾线笔等,每个学生一套;制作故事书的材料,如彩色卡纸、订书机、剪刀等。
展示道具,如展示板、画框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人是如何记录他们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故事吗?”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和发言,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展示一些古人记录生活的图片,如甲骨文、竹简、帛书等,简单介绍古人记录方式的演变,引出本节课主题——用画画的方式记录故事。
(二)欣赏与讨论(10分钟)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雕版书籍《西厢记》的插图版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内容,感受版画的艺术魅力和独特风格。
提问学生:“从这些插图中,你们能看出这是什么故事吗?这些画面是如何表现故事内容的?”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理解。
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故事,如和家人一起旅行、在学校发生的趣事等。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想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这些故事,总结得出可以用文字配上图画来叙述生活中的趣事。
(三)图画日记分析(10分钟)
展示一些图画日记范例,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日记的形式和内容。
提问学生:“在这些图画日记里,把什么变成了图画?”引导学生发现把一些关键的内容词语用图画进行了替代,完成了图画日记的形式。
组织学生讨论图画日记的优点,如更生动形象、容易记忆、富有创意等,进一步激发学生用图文结合方式创作的兴趣。
(四)学生实践创作(15分钟)
布置实践任务:让学生选择最近一段时间内自己觉得有趣的故事,画成图文结合的形式。
教师提醒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注意画面构图、色彩搭配和文字的简洁明了,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用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手法展现故事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学生的创作过程,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如画面布局不合理、文字与图画不匹配等。
(五)作品展示与分享(10分钟)
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展示板上,组织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故事。
邀请几位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分享故事的内容和创作思路,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可以提问交流。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从故事的趣味性、图文结合的巧妙性、绘画技巧等方面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六)思维延伸(5分钟)
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已经用一幅画表现了有趣的故事,那如果我们想把多个故事整理在一起,做成一本属于自己的故事书,你们觉得可以怎么做呢?”引发学生的思考。
组织学生简单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如确定故事主题、编排故事顺序、设计封面和封底等。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为学生后续制作故事书提供思路。
五、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完善自己的故事作品,将多幅作品整理成册,制作成一本完整的故事书。
举办班级“故事书展览”,展示学生制作的故事书,供同学们互相欣赏和学习。